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恰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正中下懷」之典源,提供參考。 ※《水滸傳.第六三回》王太守是個善懦之人,聽得說了這話,便稟梁中書道:「梁山泊這一夥,朝廷幾次尚且收捕他不得,何況我這里孤城小處。倘若這亡命之徒,引兵到來,朝廷救兵不迭,那時悔之晚矣!若論小官愚意,且姑存此二人性命。」……梁中書聽了道:「知府言之極當。」先喚押牢節級蔡福發放道:「這兩個賊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緊,誠恐喪命。若教你寬鬆,又怕他走了。你弟兄兩個,早早晚晚,可緊可慢,在意堅固管候發落,休得時刻怠慢。」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放1>,正中2>下懷。領了鈞旨,自去牢中安慰他兩個,不在話下。 〔注解〕 (1) 發放:處分發落。 (2) 中...
披荊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瘁,為光武帝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幫助他平定天下,還非常貼心,在打仗時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因此從掌管文書的小官一路升為將軍,又被封為陽夏侯。光武帝有一次向群臣介紹他時,說他是為自己打天下的大功臣,並且賜給他金銀珠寶。光武帝用「荊棘」來比喻當時情勢的紛亂,而馮異則是為他「披荊棘」,平定亂事的功臣。後來「披荊斬棘」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克服困難,掃除障礙。
十全之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十全十美」。見「十全十美」條。01.《警世通言.卷五.呂大郎還金完骨肉》:「其年夫妻齊壽,皆當五旬。福兒年九歲,善兒年八歲,踏肩生下來的,都已上學讀書,十全之美。」02.《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劉翁暗想)自家年紀漸老,止有一女,要求個賢婿以靠終身,似宋小官一般,到也十全之美。」
朽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枯朽的木頭,冷卻的灰。比喻心志消沉,毫無生氣。元.石君寶《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噓,安能到此。」
信口開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絮絮聒聒:形容言語瑣碎囉嗦。 (6) 張孔目:即張珪,為本雜劇中主角之一。孔目,掌管文書檔案的小官。 (7) 緣木求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見「緣木求魚」。 (8) 魯齋郎:本雜劇中的主人公。仗著權勢而為非作歹,強奪人妻女,後被包拯用計斬除。 (9) 暴虎馮河:比喻人有勇而無謀。暴,徒手搏鬥。馮,音ㄆ|ㄥˊ,徒步渡河。見「暴虎馮河」。〔參考資料〕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裡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他命福是如何?我做一個夫人也做得過。■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據《元曲選》引)是誰將我來救活,原來是您三個。呀!間別來兄弟每安樂波,你刀尖兒抹的他皮膚破。到官...
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併、拼合。《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客人若要看壽板,小店有真正婺源加料雙軿的在裡面。」
喋喋不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陽侯。文帝十四年,為大將軍,出擊匈奴,卒諡武。 (4) 嗇夫:職官名。漢有虎圈嗇夫,為管理虎圈的小官。嗇,音ㄙㄜˋ。 (5) 諜諜:說話不止的樣子。諜,同「喋」,音ㄉ|ㄝˊ。 (6) 利口捷給:辯才敏捷,能言善道。 給,音ㄐ|ˇ,敏捷。見「利口捷給」。 (7) 刀筆之吏:掌案牘的書吏。 (8) 文具:文書具備而無實際作用。 ◎2《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漢使曰:「匈奴父子乃同穹廬而臥。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盡取其妻妻之。無冠帶之飾,闕庭之禮。」中行說曰:「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飲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飲水,隨時轉移。故其急則人習騎射,寬則人樂無事,其約束輕,易行也。君臣簡易,一國之...
蘇舜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舜欽(1008—1048),字子美,原籍梓州銅山(四川中江),實生開封。他年輕時即不顧流俗恥笑,和穆修一起提倡古文,比尹洙、歐陽修等開始作古文都早。二十七歲中進士後,作過縣令、大理評事等小官,“位雖卑,數上疏論朝廷大事,敢道人之所難言”(歐陽修《湖州長史蘇君墓誌銘》)。因此為保守派官僚王拱辰等所誣陷,由集賢校理被廢除名。後“居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日益讀書,大涵肆於六經,而時發其憤悶於歌詩”(同上)。卒時年僅四十一。蘇舜欽以詩和梅堯臣齊名,時稱蘇梅。實際他們的性格“放檢不同調”,詩風也很不一樣。蘇舜欽雖曾以“會將趨古...
洗耳拱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心、恭敬的聆聽。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哥哥講說些兒,小官洗耳拱聽。」《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必須再求一風月豔麗之曲,我等洗耳拱聽,幸勿推辭。」也作「洗耳恭聽」。
養兒待老,積穀防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撫養兒女,以待年老時有人奉養;積蓄穀物,以防備饑荒時有糧可吃。《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自古道:『養兒待老,積穀防饑。』你我年過四旬,尚無子嗣。」也作「養子防老,積穀防飢」。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