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空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詩畫意境高遠,飄逸而蘊含神趣。[例]中國山水畫,往往予人一種意境空靈的感覺。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七三七 -- 約七九○)長安人。天寶末年,以三衛郎侍玄宗,放浪不檢,後來悔悟,折節讀書。成進士後,先後官滁州、江州、蘇州刺史。他有進步的政見和安貧樂道、不事權貴的品格。在中唐,他主要以山水田園詩見稱。其詩寄託了對現實的不滿和潔身自好,以道自全的思想,也表露了「居官自愧」的「恤人之心」,比王維詩有較多生活氣息,感情也真摯,接近於陶淵明。過去有人把陶(淵明)、韋(應物)並稱;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並稱,均是根據這類詩。他的山水
岑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均的現象,對統治者窮兵黷武表示不滿,如《玉門關蓋將軍歌》。 邊塞詩  岑參的邊塞詩感情熾熱,融會了山水、遊俠、贈答等各種詩歌的特色,形成奇偉宏麗、氣勢磅礡的風格。他喜用奇特的想像來造成誇張的效果,表現邊塞的風貌。他的歌行作品,形式富於變化,音調悲壯。在唐代的對外戰爭中,許多文人參與進去,對邊塞和軍旅生活有親身體驗,從戎而不投筆,寫詩描繪蒼涼的邊塞風光,讚頌將士們的勇武精神,或詛咒戰爭帶來的災難,於是有了邊塞詩派。著名詩人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有代表性。
皴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畫山水樹石中,表現凹凸陰陽之感及線條、紋理、形態等的筆法。如披麻皴、荷葉皴、褶帶皴、解索皴、捲雲皴等。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版《余光中詩選》、評論集《分水嶺上》、以及主編的《文學的沙田》1982年 發表〈巴黎看畫記〉和一系列山水遊記的論文1983年 參加委內瑞拉國際筆會,翻譯王爾德喜劇《不可兒戲》出版,出版詩集《隔水觀音》1984年 參加東京國際筆會,《不可兒戲》由香港話劇團演出,中譯本《土耳其現代詩選》出版1985年 移居台灣高雄西子灣,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1986年 發表新詩〈控訴一支煙囪〉並且為高雄市木棉花文藝季寫詩〈讓春天從高雄出發〉,出版詩集《紫荊賦》1987年 出版散文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1988年 出版散文集《憑一張地圖》19...
樂而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樂無比而忘了返回。《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因慕武林山水佳勝,攜了小妾,到此一遊。空身出來,遊賞所需,只在爐火,所以樂而忘返。」《隋唐演義》第四六回:「隋室荒亂,主上巡幸江都,樂而忘返。」也作「樂而忘歸」。
山光水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山耀眼,碧水泛波。形容山水的美景佳勝。唐.李白〈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詩:「笑誇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青於藍。」《儒林外史》第九回:「這日雖霜楓淒緊,卻喜得天氣晴朗。四公子在船頭上看見山光水色,徘徊眺望。」也作「水光山色」、「水色山光」。
縱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任情意。[例]縱情山水、縱情詩酒
成竹在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胸有成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文同(西元1018∼1079),字與可,北宋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縣東)人。擅長詩文書畫,以畫竹及山水聞名。和蘇軾是表兄弟,也是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宋神宗元豐二年七月七日,蘇軾在曝晒書畫時,找到了文與可贈送給他的〈篔簹谷偃竹圖〉。因為當時文與可已經過世,睹物思人,於是以此畫為篇名,寫下〈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文中敘述文與可畫竹的理論和對文與可的懷念。文與可十分喜愛竹子,所以在窗前種了一大片竹子,無論晴雨寒暑,都仔細觀察竹子的生長情形和姿態變化。文與可曾告訴蘇軾說:「畫竹之前,胸中必須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後心手相應,如此才能將竹子生動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
欸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搖櫓的聲音。唐.柳宗元〈漁翁〉詩:「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