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74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鄰居。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民俗》:「或有從外新來鄰居住,則相借措動使,獻遺湯茶。」也作「鄰右」、「鄰佑」。
八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八達」指東晉八位隱逸之士。江指長江最下游之地,據魏禧〔日錄雜說〕云:「江東稱江,江西稱江右,蓋自江北視之,江東在,江西在右。」達,則指真性情之流露,亦即曠達之謂。〔晉書‧光逸傳〕載:「光逸、胡母輔之、謝鯤、阮放、畢卓、羊曼、桓彝、阮孚等八人,閉戶酣飲,不舍晝夜,時人謂之八達。」 〔文心彫龍‧時序〕說:「自中朝貴玄(玄學),江稱盛。」其時晉室南渡,北方已陷入五胡亂華的混戰局面,北方士族大量渡江南遷,光逸、謝鯤等八人,為東晉時人,皆寄居江,故稱他們為「江八達」。
  〔晉書‧謝鯤傳〕載:「謝鯤字幼輿,……少知名,通簡有高識;不修威儀 ,好 〔老〕、〔易〕,能歌善鼓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姓。如春秋魯國太史丘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舞樂種類名稱。舞亦稱方、方舞樂。係指由中國大陸傳至日本之唐朝(西元618∼西元907)宮廷宴樂。其中包含中國西域少數民族之樂舞及印度等地之樂舞。日本曾於大寶元年(西元701)在宮中設雅樂寮,有舞及右舞之編制。舞之編制有唐樂師十二人,樂生六十人,其後樂師名額漸次增加,凌駕其他樂種之人數。天平八年(西元736)由天竺僧仙那、林邑僧佛哲,將八首林邑樂傳至日本,此八首被編入唐樂,由方舞樂人員負責傳承。舞之舞者舉凡進退場,舉手轉身等,均自足、手向轉為基本準則。舞之服裝以紅色為主。為舞蹈伴奏之樂器計有:鳳笙、龍笛、篳篥三管,羯鼓、太鼓、鉦鼓三鼓及琵琶、箏兩絃,被稱為管弦。現存於日...
《日本史.禮樂志》、《舞樂圖說》。
(右)手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風舞術語。右手星(Right):四人右手向中央伸直,手掌心朝下,成一星狀朝順時針方向走一圈。手星(Left):四人手向中央伸直,手掌心朝下,成一星狀朝反時針方向走一圈。
楊昌雄編譯《世界土風舞》民國七十三年。
右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袒某一方。《聊齋志異.卷一○.珊瑚》:「母或怒以色,則臧姑怒以聲。二成又懦,不敢為右袒。」
春秋氏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的別名。參見「傳」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代的小學。《禮記.王制》:「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學。」漢.鄭玄.注:「學,小學也,在國中王宮之東。」唐.李華〈含元殿賦〉:「蓋學之遺制,協前王之講德。」
舞臺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場術語。鏡框式的舞臺將舞臺劃分為九個表演區,以演員在舞臺上面對觀眾為準,其邊方向為舞臺。〔見Center Stage〕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臺灣劇場資訊與工作方法。
右輪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輪轉版印刷方式之常用方法,用途與天地輪轉相同。惟在印畢紙張正面之後,將紙張由右翻至反面(咬口邊不變)再印反面印紋。亦稱小翻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