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衣帶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注解〕 (1) 隋文帝:楊堅(?∼西元604),華陰人,隋朝的開國君主。初仕北周,封隨公,後靜帝自立,國號隋。在位二十四年,後為次子楊廣所。諡文。 (2) 僕射:職官名。秦時設置,因古時重視武官,用善射的人掌理事務,漢以後各朝都據秦法而有此官。至唐時,左右僕射相當於宰相的職任。宋徽宗時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小宰,此後僕射之名不復存在。射,音|ㄝˋ。 (3) 高熲:?∼西元607,隋渤海蓨人,字昭玄。少明敏,善辭令。楊堅為丞相時,為相府司祿。隋初,拜尚書左僕射。後佐楊廣伐陳,以功封齊國公。
術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權略、計謀。《韓非子.姦劫臣》:「人主非有術數以御之也,非參驗以審之也,必將以曩之合己,信今之言。」
未辨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辨菽麥」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成公十八年》春,王正月庚申,晉欒書、中行偃使程滑厲公,葬之于翼東門之外,以車一乘。使荀罃、士魴逆周子于京師而立之,生十四年矣。大夫逆于清原。周子曰:「孤始願不及此,雖及此,豈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從,將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共而從君,神之所福也。」對曰:「群臣之願也,敢不唯命是聽?」庚午,盟而入,館于伯子同氏。辛巳,朝于武宮。逐不臣者七人。周子1>有兄而無慧2>,不能辨菽麥3>,故不可立4>。 〔注解〕 (1) 周子:指晉悼公(西元前586∼前558),春秋時晉國國君,名周。襄公曾孫。在位期間施行仁政,大會諸侯,使...
一貌傾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狽退走,褒姒大笑,幽王甚樂。後來犬戎入寇,王舉烽火示警,諸侯以為又是騙局而不願前往,致使幽王被犬戎所,褒姒亦被劫擄,周因之而亡。褒姒,音ㄅㄠ ㄙˋ。 (3) 妖妍:妖媚美艷。妍,音|ㄢˊ。 (4) 凶悖:不祥而悖逆。悖,音ㄅㄟˋ。 (5) 麗質冶容:美麗而妖媚的容貌。冶,音|ㄝˇ。 (6) 監:音ㄐ|ㄢˋ,通「鑑」,借鏡。〔參考資料〕 《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孝武李夫人,本以倡進。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愛之。每為新聲變曲,聞者莫不感動。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上嘆息曰:「善!世豈有此...
狼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暴戾貪狠如狼。《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論曰》:「而竇憲矜三捷之效,忽經世之規,狼戾不端,專行威惠。」《三國演義》第五回:「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
不辨菽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辨菽麥」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成公十八年》春,王正月庚申,晉欒書、中行偃使程滑厲公,葬之于翼東門之外,以車一乘。使荀罃、士魴逆周子于京師而立之,生十四年矣。大夫逆于清原。周子曰:「孤始願不及此,雖及此,豈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從,將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共而從君,神之所福也。」對曰:「群臣之願也,敢不唯命是聽?」庚午,盟而入,館于伯子同氏。辛巳,朝于武宮。逐不臣者七人。周子1>有兄而無慧2>,不能辨菽麥3>,故不可立4>。 〔注解〕 (1) 周子:指晉悼公(西元前586∼前558),春秋時晉國國君,名周。襄公曾孫。在位期間施行仁政,大會諸侯,使...
子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秦始皇太子扶蘇之子,趙高二世胡亥後立之,去帝號,改稱王,在位四十六日,劉邦兵至,子嬰素車白馬以降。後為項羽所殺。
得手應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 (3) 輪扁:製作車輪者,名扁,春秋齊人,生卒年不詳。 (4) 斲:音ㄓㄨㄛˊ,砍、削木頭。 (5) 甘而不固:鬆則不牢固。 甘,鬆緩。 (6) 苦而不入:緊則套不進去。苦,緊。 (7) 數:技術。 (8) 糟魄:即糟粕,比喻粗劣無用的東西。魄,音ㄆㄛˋ。〔參考資料〕 《關尹子.三極》曰:「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則聲悽悽然;有思心則聲遲遲然;有怨心...
公子小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齊襄公之弟。因齊襄公暴戾無道,出奔莒國。後齊襄公被,小白先行回齊國,以兵力阻擋打敗欲回國的公子糾。小白即位,即是齊桓公。
薰穴求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戰國時越人三世其君,王子搜患之,逃往丹穴不肯繼任國君,越人以艾薰丹穴,王子搜乃被迫出穴登位的故事。見《莊子.讓王》。後比喻強迫他人做不願做的事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