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絕韋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1>晚而喜《易》2>,序〈彖〉3>、〈繫〉4>、〈象〉5>、〈說卦〉6>、〈文言〉7>。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矣。」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
波臣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明末人物畫畫派。創始人為曾鯨,字波臣,與弟子謝、沈韶、徐易等號稱為「波臣派」。融合中國傳統和西洋傳入的人物畫法,利用色彩的烘染,表現出強烈特殊的立體感。
凶相畢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凶惡的面貌完全顯露。如:「看到他凶相畢露,一副面目猙獰的模樣,她嚇呆了!」
葉德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3~1927)字煥,號郋園,湖南湘潭人,清光緒進士。精小學、目錄學,藏書甚富。清末維新運動盛於湖南,曾力持反對之論,民國十七年(西元1928)共產黨在長沙暴動時被殺。著有《六書古微》、《書林清話》、《書林餘話》、《說文籀文考證》等。
虞允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10~1174)字父,宋仁壽人。累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金人入寇,虞允文督師江淮,有采石之捷,孝宗時拜相,封雍國公。卒諡忠肅。嘗注《唐書》、《五代史》,著有《春秋講義》及《奏議》、《詩文集》等。
韋編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1>晚而喜《易》2>,序〈彖〉3>、〈繫〉4>、〈象〉5>、〈說卦〉6>、〈文言〉7>。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矣。」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
三編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1>晚而喜《易》2>,序〈彖〉3>、〈繫〉4>、〈象〉5>、〈說卦〉6>、〈文言〉7>。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矣。」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
矜能負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認為才能很高。《晉書.卷四二.唐傳》:「鄧艾忌克詭狹,矜能負才,順從者謂為見事,直言者謂之觸迕。」
三絕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1>晚而喜《易》2>,序〈彖〉3>、〈繫〉4>、〈象〉5>、〈說卦〉6>、〈文言〉7>。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矣。」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
絕編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1>晚而喜《易》2>,序〈彖〉3>、〈繫〉4>、〈象〉5>、〈說卦〉6>、〈文言〉7>。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矣。」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