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心理學上指意識、思維或一般的心理狀態。相對於物質或肉體而言。
人道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發中國家之間在收入、生活水平方面的絕對差距不段擴大;同時,伴隨著交通、資訊的日益發達,國際社會漸漸意識到貧困影響到的不僅是人類的生存,甚至是國家安全等重要議題。儼然人道主義已成為全球性的議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人道主義、人道援助英文關鍵字:Humanitarianism、Humanitarian Assistance 參考資料註1:趙忠傑,《人道援助行動中軍事部門與非政府組織「夥伴關係」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頁17。註2:江啟臣/著,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概論,2009年,...
脊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感覺神經元。(註2) 脊椎主要上行徑(註2)1. 脊椎小腦徑:起始於灰質後角,終止於小腦,功能是無意識的運動感,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2. 外側脊隨丘腦徑:起始於對側後角,終止於丘腦,功能是對側的痛覺與溫覺,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3. 腹側脊隨丘腦徑:起始於對側後角,終止於丘腦,功能是對粗糙感覺,傳導則用外側白質柱。4. 薄束及楔形束:起始於同側脊隨神經節,終止於延腦,功能是知覺性的運動感覺,如同震動感、深部觸覺等,傳導則用厚白柱。 脊椎主要下行徑(註2)1. 外側皮質脊隨徑:起始於對側大腦皮質區及鄰近皮質,終止於脊隨前角...
讀寫萌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目錄1 定義2 讀寫萌發的重要概念3 讀寫萌發的意義4 讀寫萌發的特徵5 讀寫萌發的輔導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定義克蕾(Clay)提出讀寫萌發的概念,是指幼兒從觀察及使用文字,在意識到讀、寫具溝通的功能,慢慢萌發出讀寫能力。及讀寫萌發是自然的歷程、是持續發生的、讀與寫的能力是伴隨發展的。 讀寫萌發的重要概念1.從幼兒的觀點來瞭解幼兒的讀寫發展。2.幼兒在生活中自然學習讀與寫的能力。3.幼兒是主動學習者。4.讀寫發展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5.讀與寫是連帶、同時發展。 讀寫萌發的...
隔離作用(Isol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害的情境中,為避免情感涉入之後的焦慮和痛苦,退回被動、冷漠的狀態,將情緒與事件隔開(把痛苦的感覺從意識層面中加以區隔),使用過度理性的態度面對帶有情感的情境;或是個體將不愉快記憶從腦中意識上特意隔離,以減少情緒的涉入,減輕對本身的打擊和傷痛。例如用理性口吻陳述罹患癌症或可怕的車禍事件,或是醫生和護士常需以理性態度面對充滿病痛和死亡的工作環境。隔離作用(Isolation)與理性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的區辨在於,前者是將自我...
快刀斬亂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吳.謝承《後漢書》(據《太平御覽.卷二一五.職官部一三.吏部侍郎》引)1>方儲為郎中,章帝使文郎居左,武郎居右,儲正位中。曰:「臣文武兼備,在所施用。」上嘉其才,以繁亂絲付儲2>使理,儲拔佩刀而斷之,曰:「反經任勢,臨事宜然。」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 (2) 儲:方儲,字聖公,東漢丹陽歙人,生卒年不詳。習《易》,精通圖讖,擅長天文。章帝時任郎中。〔參考資料〕 《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高祖嘗試觀諸子意識,各使治亂絲,帝獨抽刀斬之,曰:「亂者須斬。」高祖是之。
壓抑作用(Rep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我(id)出現了令個體無法接受或會帶來危險的衝動時,此時心智會不自覺地產生壓抑作用,將其衝動驅進潛意識裡。意即,自我(ego)將不容於超我(super ego)的慾念、具威脅性、令人痛苦的想法與感覺、或不為社會所接受的衝動,排除於意識之外的過程,並壓入潛意識層面中。不被超我所接受的,包括許多無法被意識...
方案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與孩子都是教室情境的主人。 三、特性1.完整性。2.活動的平衡性。3.生活性。4.挑戰性。5.共生意識性。6.主動性。7.互動性。8.深入性。9.參與性。10獨特性。 四、實施程序方案課程屬非結構性課程,在設計教學計畫的程序如下:1.選擇主題:視學生經驗、能力、老師的能力,等不同情況來決定。2.探究範圍的決定:主題網的製作使主題更明確,可透過團體以腦力激盪方式發展而得。3.探究方向”可用6W(why、what、when、who、where、how)問題敘述決定探究方向。43方案課程規畫及流程表:主題網提供「內容」的指標...
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體(group)係指具有相同規範、價值和期待的一群人,因共同目標、利益或其他娛樂等因子而組織,彼此規律地且有意識地互動,以達成特定目標的一群人,具有一定程度相互依賴的關係。舉凡大學社團或志同道合的朋友團體、或在中國社會中的所謂結拜兄弟等都可歸類為團體類型之一。一般而言,團體成員並非單指一群人而已,也不是將人口依照職業分類的統計類層如此簡單,團體成員間會彼此分享隸屬感。 團體定義團體的定義大致可劃分成三個成分:(1)一群人聚集在同一個地方;(2)有共同的特質;(3)是一個有集體認同的社會系統。一個團體包括超過兩人的成員,...
象徵暴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來執行文化獨斷性的增加,亦即藉由武斷的力量灌輸一種強制性的文化,所以象徵暴力的完成往往是藉由對個體意識與意志的控制。布爾迪厄的「象徵暴力」觀念則欲揭露教育行動的本質,依布爾迪厄之意,只要以獨斷的權力進行文化獨斷的強制,客觀上都是為象徵暴力,而要灌輸一種強制性的文化必須建立在教學溝通上,所以教學溝通基本上是一種制性文化傳遞的過程。因之,人們可以將教學行動視為一種教學溝通的過程,而在這教學溝通的歷程中,卻常出現以武斷的力量灌輸一種強制性的文化,進而使得教學歷程產生文化再製的現象。進一步地說,「象徵暴力」是透過各個團體及階段...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