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5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奧德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臘荷馬所作的敘事詩。敘述奧狄秀斯(Odyssees)於特洛伊戰役(Troy War)後,渡海返鄉時觸怒風神,以致飄流十年,經歷種種困苦,終抵故鄉的故事,為古希臘著名史詩。
開門延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門揖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載,三國之時,孫策率軍渡江,平定了江東之地,後來在一次戰役中,不慎中箭,傷重不治,臨死之前,他將軍國大事全部交付其弟孫權。孫權因為兄長死去之事,非常地難過,忙於治喪之事,而忽略了軍國大事。長史張昭看到了這種情形,就勸他說︰「當今世間戰亂頻仍,像豺狼般的亂賊滿道,雖然你為了去世的兄長治喪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你仍只顧遵守禮制,不管國家大事,就好像把門打開,請盜賊進到家中,必然會招來禍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建議,便脫掉喪服,換上軍裝,前往巡視軍隊。後來「開門揖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
身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體無完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體無完膚」原作「體無完皮」。三國時,魏任命司隸校尉鍾會為鎮西將軍,舉兵伐蜀,因遭蜀將姜維阻於劍閣,久攻不下,因此萌生退兵之意。另一魏將鄧艾趁此率軍向南轉進,深入蜀地,大破蜀軍,逼近成都。後主劉禪覺大勢已去,遂送印請降。鄧艾率軍進入成都,蜀漢滅亡。此次戰役中,鄧艾的奇襲戰術居首功,也因此他深感驕傲,不但擅自任命師纂為益州刺史,拜劉禪為驃騎將軍,又將蜀國舊臣,依其地位高低,或任命為朝廷官員,或收為下屬。鄧艾居功自傲,成為鍾會讒謗他的藉口,鄧艾從此受到司馬昭的猜忌。後來,鄧艾和司馬昭在商量滅吳之策時,意見不同,鍾會、衛瓘、師纂等人乘隙向司馬昭誣告鄧艾謀反...
裝甲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防彈鋼鐵外殼,內部裝有射擊武器的戰車。型式可分為輪型、半履帶、全履帶三種。以裝甲結構可分為全裝甲與半裝甲。[例]此次戰役中,我方的裝甲車與空軍部隊密切配合,終能一舉殲滅敵軍主力。 △鐵甲車
中法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光緒十年(西元1884),中國和法國因安南事件所引起的戰役。次年議和,訂立中法天津和約,越南自此淪為法國的殖民地。也稱為「甲申之役」。
死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決定生死存亡的關鍵戰役。《三國演義》第一一二回:「城中糧少兵多,不能久守,可率吳、楚之眾,與魏兵決一死戰。」
甲申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光緒十年,歲次甲申(西元1884),中法因安南事件所引起的戰役。次年議和,訂立中法天津和約,越南正式成為法國所有。也稱為「中法戰爭」。
得寸思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隔遙遠的國家,那不是很荒謬的一件事嗎?」秦昭王聽了以後,便採用范雎的策略,積極向東侵略,果然在許多戰役中取得勝利,迫使另一強國楚國數度遷都,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基礎。在范雎勸諫秦王的話中有「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本是指攻打所得土地,每一寸、每一尺都掌握在秦王手中,後來「得寸進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語義有所差異,指的是為得到一些利益,即想進而獲得更多利益,用來比喻貪得無厭。
邲之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晉楚兩國的重要戰役。楚莊王十七年(西元前597)攻伐鄭國,晉派兵救援,但因晉將領意見不合而無法順利作戰,最後被楚大敗於邲(今河南滎陽東北),楚莊王因而取得霸主的地位。
開門納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門揖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載,三國之時,孫策率軍渡江,平定了江東之地,後來在一次戰役中,不慎中箭,傷重不治,臨死之前,他將軍國大事全部交付其弟孫權。孫權因為兄長死去之事,非常地難過,忙於治喪之事,而忽略了軍國大事。長史張昭看到了這種情形,就勸他說︰「當今世間戰亂頻仍,像豺狼般的亂賊滿道,雖然你為了去世的兄長治喪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你仍只顧遵守禮制,不管國家大事,就好像把門打開,請盜賊進到家中,必然會招來禍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建議,便脫掉喪服,換上軍裝,前往巡視軍隊。後來「開門揖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