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83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柏文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6~1947)字烈武,安徽壽縣人。早歲入同盟會,參與辛亥南京光復,任北伐聯軍總司令。民國成立,任安徽都督,歷經討袁、護法、北伐諸戰役。定都南京後,任國民政府委員。
張自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91~1940)字藎忱,山東臨清人。天津法政專門學院肄業,以學生從軍,先後隸馮玉祥、宋哲元部,後升任師長,喜峰口戰役、抗日作戰中殲敵甚眾。盧溝橋事變起,奉令留駐平津,政府既發動全面抗戰,乃喬裝南下,受任軍長,擢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屢破敵軍,戰功甚著。民國二十九年五月陣亡於湖北襄河東岸的南瓜店。
摩天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在遼寧省境內,高五百六十公尺,是千山山脈的最高峰。因其地勢險要,交通方便,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唐太宗東征高麗曾駐紮在此,亦是中日、日俄二戰役的戰地。也稱為「高嶺」。(2)在河北省武安縣西北和山西省遼縣以東之間。山勢險峻,人馬難行。明末農民暴亂軍曾敗左良玉於此。(3)在山東省沂水縣境內。山勢險峻高絕。宋末平民軍領袖楊安兒的妹妹四娘子曾抗擊金、元兵於此。
殲滅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消滅敵方兵力,使其屈服投降的戰役
古寧頭大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八年,金門國軍擊潰中共軍隊的戰役。參見「古寧頭之役」條。
赴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戰役抗敵。《隋書.卷六○.段文振傳》:「今者人各其心,何以赴敵?」
艦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軍船隻。如:「這次戰役中,我方擊沉許多敵人的艦隻。」
海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對雙方在海上進行的戰役或戰鬥。如:「聯軍在海戰方面,取得絕對的優勢。」
長沙會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日本發動七七事變之後,中國全面抵抗,總共發生二十二次大的會戰,其中有些地區連續發生多次戰役,長沙地區即有三次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從民國二十八年九月到十月間(也稱為「湘北會戰」,日方稱為「湘贛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是在民國三十年九、十月間發動的。第三次在三十年底至次年初。敵方皆以陸海空軍進犯,均被我軍殲滅。
一江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島名。屬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位於大陳島與大陸之間。民國四十四年(西元1955)因一江山戰役而馳名,當時共軍對島上發動猛烈攻擊,島上國軍奮戰三日後全部壯烈犧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