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襯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家製曲時,每加添虛字於曲譜應有字數之外,稱為「襯字」。一般用以補足語氣或描情態。
屋下架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淝水之戰任征討大都督,指導策劃,克敵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贈太傅,故世稱「謝太傅」。 (8) 擬學:擬仿效。 (9) 儉狹:指文章內容貧乏且狹隘。
刻畫入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文章或繪畫等藝術的描深入生動。如:「這部電影對於人性的種種弱點,刻畫入微。」
趙孟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篆、隸、章草。尤其章草的筆法,自宋以後中絕,經他的倡導,才告復興。根據明初宋濂的敘述,趙孟頫早歲臨宋高宗的書法,中年後師法鍾繇與 王羲之、獻之父子,晚年又學李邕的筆法。由這段歷程來看,他早年仍囿於時代而不脫宋人的範圍,直到中年以後,才上溯鍾、王,得晉人的法度。晚年則已由復古逐漸融會貫通,力求新面目,參用李邕的筆法,不再拘泥鍾、王古法而力求改變的明顯徵兆。但由於他的筆法精熟,所以後人對他的批評也集中在「圓熟」上面─批評他的字「姿媚」、「時有俗筆」。但他在書法史上由變古而復古的關鍵地位,卻是無庸置疑的。 集文學與藝術於一...
逼人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四四》引)衛稽首,和南近奉敕寫〈急就章〉,遂不得與師書耳。但衛隨世所學,規鍾繇,遂歷多載。年廿,著《詩論》、《草隸通解》,不敢上呈。衛1>有一弟子王逸少2>,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筆勢洞精3>,字體遒媚4>,師可詣晉尚書館書耳。仰憑至鑒,大不可言。弟子李氏衛和南。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王羲之〈雜帖〉。 (1) 衛:衛鑠(西元272∼349),字茂猗,東晉河東安邑人,汝陰太守李矩妻。工書法,尤擅隸書,師法鍾繇。王羲之少時曾跟他學書法。 (2) 王逸少: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導之姪,晉臨沂人,後南遷為會稽人。嘗為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
咚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聲詞。擬碰撞或擊鼓的聲音。[例]廟會慶典時,舞獅跳躍翻滾,鑼鼓聲咚咚作響,非常熱鬧。
王羲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壯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唐李白有詩《王右軍》曰:「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山陰過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著作唐太宗時,王羲之的書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時只有160餘件,今天全世界存世的王羲之本僅有20件。快雪時晴帖 (唐代...
效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越國東施仿美女西施捧心皺眉,卻更顯其醜的故事。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條件,而盲目胡亂的模仿他人,以致效果很壞。典出《莊子.天運》。[例]凡事當掌握自己的特色,一味效顰,可能得到反效果。
水滸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相傳為元施耐庵或明初羅貫中作。敘述宋末大盜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嘯聚山東梁山泊,後被政府招安的故事。為白話章回小說,有百回本,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回本,世所通行七十回本,係經清初金聖歎批改者。此外有征四寇,係截取百十五回本下半而成者;水滸後傳為清初南潯陳忱著,述宋江服毒,李俊至暹羅立國等事;與百回本忠義水滸傳銜接。又有蕩寇志,係清俞萬春撰,與七十回本水滸銜接,文字亦力水滸,但敘諸人皆以不幸而終,多憑臆造。
仿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