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喝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聲稱好。《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弓弦響處,果然射個正中,把那將的左手射透,反牢釘在護梁上。城上城下人見者,無不喝采。」《文明小史》第五五回:「斟過了酒,在秦鳳梧背後坐下,唱了一齣京調,大家喝采。」也作「喝彩」。
情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友誼、交情。《喻世明言.卷十.滕大尹鬼斷家私》:「只有兄弟們,生於一家,從幼相隨到老,有事共商,有難共救,真像手足一般,何等情誼!」《文明小史》第二十三回:「也罷!添此一重情誼,我們格外親熱些。」
倨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驕慢不恭。《荀子.不苟》:「小人能,則倨傲僻違以驕溢人。」《文明小史》第四七回:「你瞧他那副倨傲樣子,比誰還大。」
中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言詞切實扼要,恰到好處。《明史.卷二一三.張居正傳》:「間出一語輒中肯,人以是嚴憚之。」《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你們的話,說來說去,據我看來,直截沒有一句話中肯的。」
能者多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靈巧多才的人多憂勞。語本《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智者憂。」後用為恭維人能幹、多才多藝。即能力強的人,承擔較多責任,比常人辛苦。《紅樓夢》第一五回:「俗語說的『能者多勞』,太太因大小事見奶奶妥貼,率性都推給奶奶了。」《文明小史》第七回:「老哥真是能者多勞,所以如此公忙得很。」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孝經.三才章》:「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指天地間理所當然而不能改變的道理。《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順了他的口風幫上幾句,又著實恭維黃詹事的話是天經地義、顛撲不破的。」
耽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遲致誤。《金史.卷二三.五行志》:「有童謠云:『青山轉,轉山青。耽誤盡,少年人。』」《文明小史》第二回:「大家都是扣準了日子來考,那裡能夠耽誤這許多天?」
姘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法定配偶而有性關係的任何一方。《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可巧有兩個流氓,帶了姘頭來看熱鬧。」《海上花列傳》第三回:「善卿挨近雙珠悄問道:『阿金有幾花姘頭嗄?』」
明知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明知道是錯的,卻故意去違犯。明.鄭若庸《玉玦記》第二二齣:「正是明知故犯,也因業在其中。」《文明小史》第四○回:「人家尚且替我們那般發急,我們自己倒明知故犯。」
不動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聲不響,不流露感情。《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其餘皆設文房四寶,都在那裡濡筆搆思;惟成之端然靜坐,不動聲色。」《文明小史》第四二回:「黃太尊聽了,點點頭,不動聲色,仍舊打他的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