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搶風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人注意。如:「這支啦啦隊因為服裝特殊,動作整齊,在比賽中非常搶風頭。」
麻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細棉紗或棉麻混合而紡織成的平紋布,表面常成縱向凸紋,密度較為疏鬆,質地輕薄、涼爽,常染成淺色或印花,適合做成夏天的服裝
左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前襟向左側開,為古代夷狄服裝的特色。隱喻為異族同化。《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及聞孔明亡,乃垂泣曰:『吾終為左衽矣。』」
對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襟相對、胸前正中設一排鈕扣的服裝款式。[例]她今天穿了一件對襟碎花連身洋裝。
布衣之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衣,平民的服飾,借指平民。「布衣之怒」指百姓為天下正義公理而發怒。《戰國策.魏策四》:「唐且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沽名干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事儉約,生活花費少於常規,以身作則,使民風淳樸,與那些穿著奇特服裝來謀取聲望的人完全不同。這兩個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釣虛譽」,後來被合用成「沽名釣譽」,用來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
整衣斂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理服裝,端正儀容。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二.孫士道》:「良久,整衣斂容如平時。」
黃袍加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黃袍加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黃袍」是指黃色的袍子,古時官員與人民都可以穿著。隋代以後,皇帝經常穿著黃袍。唐高祖時,明令禁止士人庶民穿著,黃袍就成了皇帝的專用服裝。「黃袍加身」就是身上穿了黃袍,也就是被擁立為皇帝的意思,典故出自《宋史.卷一.太祖本紀》。五代時,趙匡胤為後周太尉,奉命帶兵抵抗外族的入侵。當軍隊駐紮在陳橋鎮時,部下們拿出一件黃袍,為趙匡胤穿上,並且擁戴他為帝王,成為宋代皇帝,開始了宋朝的歷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黃袍加身」,用來指被擁戴為皇帝。在另外一篇《宋史.卷二四六.宗室列傳.鎮王竑》中,鎮王竑也同樣被湖州人潘壬等人帶至州治,被「黃袍加身」,用的就是擁立為王...
沽名吊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事儉約,生活花費少於常規,以身作則,使民風淳樸,與那些穿著奇特服裝來謀取聲望的人完全不同。這兩個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釣虛譽」,後來被合用成「沽名釣譽」,用來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
配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西的附屬品。如:「電腦的配件很多,你要詳細的清點一下。」、「這套服裝上的配件做得很精巧。」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