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朽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枯朽的木頭,冷卻的灰。比喻心志消沉,毫無生氣。元.石君寶《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噓,安能到此。」
響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1)西班牙、義大利的傳統打擊樂器。為英語Castanets的意譯。由兩片中空介殼狀的木頭串成一組,把大拇指插入串線中,運用中指等的動作,使兩片響板碰撞發聲,常配合舞蹈伴奏。(2)用於中國四弦書、河南墜子等傳統曲藝伴奏的打擊樂器。由固定於支架上的長條形硬木板、支桿和繩組成。繩的一端繫在桿上,另一端繫於使用者的腳上。演唱時,使用者以腳拉繩牽動支桿,使其碰擊硬木板發聲。
扁鍬形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蟲的個體,不過在飼養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幼蟲和蛹,似乎也不怎麼喜歡有光的環境,有幼蟲來看,我們常在木頭內發現幼蟲,牠會不斷蠕動必努力往木頭鑽入,也許受受到驚嚇的關係,還會排出一粒橢圓形的糞便。而在蛹的階段扁鍬形蟲還不會爬行,但對光源仍然是相當敏感,只要一見到光或受到干擾,就會看到扁鍬形蟲不斷翻轉扭動,一下向左邊扭動,一下向右邊翻轉。(註2) 生殖器扁鍬形蟲身上的外生殖器,在幼蟲階段是無法看的,成蟲也只有在與雌性交配時,才會短暫的伸出,並無法仔細觀...
削木為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上古人民性情質樸,法令簡易,雖畫地為牢,用木頭雕成獄吏,亦可以為治。《幼學瓊林.卷四.訟獄類》:「上古時削木為吏,今日之淳風安在?」後比喻獄吏殘酷苛刻,令人生懼。《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也作「刻木為吏」。
黑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教學用具。以木頭製成,可用粉筆書寫、繪畫的黑色板子,多用於學校教師授課時使用。
獨木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僅用一根木頭所搭成的橋。
噯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驚訝、痛苦的感嘆詞。《紅樓夢》第六五回:「二姑娘渾名叫二木頭,戳一針也不知噯喲一聲。」《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噯喲!你上了當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向內砍刺、削平木頭的工具。柄長,體呈單斜面或雙斜面,頂端有斧刃。青銅錛始見殷商,春秋戰國時數量增多,有不少流傳至後代。也稱為「錛子」、「錛鋤」。
用錛子砍削。如:「把這塊大木頭錛開。」
一木難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獨木難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很多事情,因為太過龐大繁重,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需要眾人共同合作一起來完成,就好像用一根木頭撐不起來的東西,如果多用幾根木頭,就可以共同把它撐起來。在《慎子.知忠》中用了這樣一個比喻︰「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意思就是說,蓋廊廟那樣龐大的建築所需要的材料,不是一棵樹木上的枝幹所能完全提供的;同樣的,一個國家的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也不是君王一個人的能力所能承擔,必須依賴其他朝臣同心協力。這就是「獨木難支」的道理。後來「獨木難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在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中,另有一個關於「...
桶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柱形的盛物器具,用木頭、鐵皮、塑料等製成。如:「昨天下雨時屋頂漏水,他拿了個桶子在下面接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