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47.3315 ms
共 7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棘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的考場。元.劉詵〈中秋留故居兄弟對月分韻得多字〉詩:「棘院功名風雨過,柴門兄弟月偏多。」也稱為「棘圍」、「棘闈」。
|
大棘板機魨或圓斑疣鱗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nthidermis maculatus (Bloch, 1786)
體卵型;尾鰭雙月型;體為棕藍色;幼魚體為藍黑色佈滿小白斑;體長可達30公分。
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西太平洋、印度洋熱帶海域。
幼魚常游息於海草間,成魚屬大洋性魚類,體側有白斑,當被捕獲或死亡時,白斑常會消失。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魨目(Order Tetraodont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魨亞目(Suborder Tetraodon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板機魨科或鱗魨科(Family Balistidae),Trigger Fishes
鱗魨上科(Superfamily Balistoidea)
|
凱氏棘花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lectranthias kelloggi (Jordan and Evermann, 1903)
體卵圓形側扁;前鰓蓋具細鋸齒緣;背鰭軟條與硬棘部間有淺缺刻,第二軟條呈絲狀延長;尾鰭淺凹,最上方軟條呈絲狀延長。體粉紅色有3個粗的暗紅色橫帶,另1小紅點位於尾基上緣。體長可達12公分。
南日本,台灣及夏威夷
棲息於100~300公尺深岩礁間之砂質底,多以拖網捕撈。棲息於西太平洋與夏威夷者因側線數,鰓耙數及色彩略異,故有些學者將之分隸屬2個不同的亞種。
食用,可製成煉製食品。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鮨科(Family Serranidae),Seabass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勃氏角鯊或高鰭棘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qualus blainvillei (Risso, 1826)
體形較壯碩;吻寬且長,吻端呈拋物線狀;由吻端至外鼻孔之斜線距離,長於由外鼻孔至上唇溝外角之距離;口前吻長為口裂寬之1.0~1.3倍;眼眶前吻長短於眼徑之兩倍長;眼較接近吻端而離鰓裂較遠;鼻孔較接近吻端而離口裂較遠;前鼻瓣分葉大而明顯。第一背鰭硬棘長,長度接近或幾乎等於基底長,硬棘尖端僅稍低於背鰭外角;第二背鰭硬棘高過背鰭,高度通常大於全長之6%;第一背鰭起點位置約與胸鰭基底後端相對,硬棘基點則與胸鰭內緣相對,且離胸鰭後角尚有一段距離,第一背鰭高,高度超過其長度之3/4;第二背鰭明顯小於第一背鰭,高度大於全長之6%;胸鰭較寬,後緣稍凹入,後角窄圓;腹鰭位於兩背鰭之中間位置;尾鰭長,後緣明顯凹入。...
本種主要出現於東大西洋近岸水域,及西太平洋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越南、澳洲南岸沿近海域,臺灣地區於東部及東北部沿海有漁獲記錄。
溫帶及熱帶水域常見的種類,常見於陸棚區及斜坡區上層,棲息水深16~440公尺,底棲性,有群聚性。非洲西岸分布者常出現於泥底、水溫11~18℃、鹽度36%之水域(16~255公尺深)。卵胎生,每胎產仔3~4尾。以硬骨魚類、甲殼類、頭足類為食。可成長至95公分以上,最小性成熟體長雌、雄分別為60公分及50公分。
可由底拖網、刺網、延繩釣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角鯊目或棘鮫目(Order Squaliformes),Dogfish Sharks
棘鮫科(Family Squalidae),Dogfish Sharks
|
多棘蜈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柴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欲傷害人的心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人謂庾元規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許。」
|
密棘角鮟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態後雌魚身體較為延長且側扁;體高約為體長40-50%;口裂水平距離不超過眼部下方;下頜具發達之縫合骨棘;鼻孔一對,具管狀開口;眼部小,具半透明膜覆蓋;鰓孔圓,約位於體長一半之處;餌球成卵圓形,上有1或2末端附肢。背部具有3個肉阜,中間者較大;吻觸手相當退化,幾乎為餌球組織所包覆;下鰓蓋骨具前棘;尾鰭鰭條8;餌球具單一末端細絲,基部具有1到數對小細絲。鋤骨具齒;背鰭鰭條4;臀鰭鰭條4;胸鰭鰭條14。體表及口腔通常較黑或褐色。雄魚屬寄生性。
|
險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險阻而艱難。漢.蔡邕〈京兆尹樊陵頌碑〉:「進路孔夷,民情險棘。」《文選.左思.魏都賦》:「榮其文身,驕其險棘。」
|
伏氏眶棘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橢圓形,側扁;頭端尖細,頭背幾成直線,兩眼間隔區不隆突。吻中大。眼大;眶下骨的後上角具一銳棘,下緣有細鋸齒,上緣具前向棘。口中大,端位;上頜末端上緣不具鋸齒狀;頜齒細小,帶狀;鋤骨、腭骨及舌面均不具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8-9。體被大櫛鱗;頭部鱗域向前伸展至前鼻孔;側線鱗數39-45;側線與硬背鰭基底中點間有鱗3 .5。背鰭連續而無深刻,具硬棘 X,軟條9;臀鰭硬棘III,軟條 7;腹鰭達肛門開口;胸鰭不達肛門;尾鰭上下葉不呈絲狀延長。體呈褐紅色,鰓蓋一條白色寬紋,由頭背部一直延伸至頰部,鰓膜深紅色。各鰭內側橘褐,外側黃色。
|
玉緣棘角海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緣棘角海星Calliaster childreni屬於角海星科Goniasteridae,5腕,腕的橫切面呈長方形,端板明顯膨大且翹起。輻長(R值)可達6公分,輻長(R)/間輻長(r) = 6公分/2.2公分。上緣板及下緣板明顯且對稱,上有2~3個大型短棘,容易脫落,各板之間圍有許多顆粒體。背板平滑,但體盤中央的背板有豎棘,輻部中線(龍骨板)亦有數個豎棘排成一列。每一腹板各有一個短鈍棘,但容易脫落。背、腹板四周均被密顆粒體包圍。篩板一個,略呈圓形,裸露且凸起,上有許多細溝紋。肛門位於體盤中央,被許多顆粒體包圍,不易發現。圍步帶板上有6~8個溝棘,溝棘後方有2個大直立棘,排成一...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