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02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ㄇㄥˊ,吸血的蚊蟲與牛虻。(4) 犢:音ㄉㄨˊ,小牛。(5) 蹀躞:音ㄉ|ㄝˊ ㄒ|ㄝˋ,小步徘徊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呆的樣子。如:「嚇傻了」、「看傻了」。
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做事困苦疲勞的樣子。參見「燋頭爛額」條。《大宋宣和遺事.貞集》:「迨其勢焰薰灼,則焦頭爛額而不可救矣。」《三國演義》第四○回:「到四更時分,人困馬乏,軍士大半焦頭爛額。」
舉一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1>,不悱不發2>,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 〔注解〕 (1) 不憤不啟: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憤,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啟,開導、教導。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 不悱不發: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悱,音ㄈㄟˇ,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3) 隅:音ㄩˊ,角、角落。 (4) 不復也:不再告訴他。復,再、又。
懵懵懂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糊里糊塗,不明事理的樣子。《西遊記》第二八回:「獃子懵懵懂懂的,托著缽盂,拑著釘鈀,與沙僧徑直回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委靡不振的樣子。如:「頹廢」、「頹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有病痛而倚靠休養的樣子。《說文解字.疒部》:「疒,倚也。人有疾痛也,象倚箸之形。」
故態復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恢復原本的樣子。語本唐.劉禹錫〈砥石賦〉。後用「故態復萌」形容老毛病又犯了。
呆若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笨或受驚嚇而發愣的樣子。語本《莊子.達生》:「望之似木雞,其德全矣。」也作「呆如木雞」、「呆似木雞」、「蠢若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茂盛的樣子。《書經.禹貢》:「厥草惟夭,厥木惟喬。」《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