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7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勢不可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以久守,應乘敵人軍力尚未集結前,由皇帝率軍親征。郗鑒卻獨排眾議,認為:「王含、錢鳳人多勢眾,且來勢,朝中軍力無法阻擋,只可以智取,不可以力敵。而且王含軍紀不嚴明,所到之處極盡搜刮,早已失去民心,只要能善用情勢,必能克敵致勝。所以只要我方堅固自守,必有更多的忠義之士加入剿滅賊寇的陣容,讓晉軍更有勝算。如果今日與對方硬拚,我軍力弱而敵方強,若是遭對方擊敗,就算有伍員之類的忠義之士願意相助,也無濟於事了。」於是晉明帝聽從郗鑒的建議,暫時按兵不動。原文中的「勢不可當」,就用來比喻來勢迅速、猛烈,無法抵擋。
驚波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驚濤駭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驚濤駭浪」原作「驚波駭浪」,出自於三國魏時王粲的〈浮淮賦〉。〈浮淮賦〉內容主要描述軍隊出征的壯盛場景,其中「凌驚波以高鶩,馳駭浪而赴質」二句的意思是說:出征的戰船,凌駕於高起的浪頭上,奔馳於湧的波濤中,勇往直前地奔赴戰場。句中的「驚波」與「駭浪」,就是指極為凶猛激烈的波浪。後來「驚濤駭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猛烈的波浪,如宋.陸游〈長風沙〉詩:「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此外,亦可引申用來比喻險惡的環境,如:「老王的閱歷豐富,不知經歷多少驚濤駭浪。」
風起水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風吹起,水波湧。宋.蘇軾〈後赤壁賦〉:「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
涌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勢激急。《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憚涌湍之磕磕兮,聽波聲之。」《文選.潘岳.秋興賦》:「泉涌湍於石間兮,菊揚芳於崖澨。」
怒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波濤湧、氣勢壯盛。宋.王安石〈送張宣義之官幕〉詩:「唯有西興渡,靈胥或怒張。」
錢塘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錢塘江以潮水澎湃湧聞名,特稱為「錢塘潮」。平均潮高達十三公尺,雄奇壯觀,有世界第二大潮,第一險潮的美稱。
波涌雲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濤湧,風雲變幻。漢.枚乘〈七發〉:「紛紛翼翼,波涌雲亂。」
漲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濤湧的海水。
九龍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東大街路南,原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府前的照壁。建於明洪武年間。由須彌座、壁身、斗栱及琉璃瓦頂構成。壁身以琉璃磚拼砌而成,九條巨龍翻騰於湧的雲海之中。構圖栩栩如生、造型古樸,為現存九龍壁中最早的一座。
街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街與巷。如:「大小街巷,人潮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