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拊膺頓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拍捶胸膛,跺著兩腳。形容悲憤難以自抑。明.沈鯨《雙珠記》第五齣:「離懷種種,行蹤洶洶,嘆骨肉拊膺頓足,曷勝哀痛。」
|
奔騰澎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水流洶湧。《老殘遊記》第一二回:「中間的一道大溜卻仍然奔騰澎湃,有聲有勢,將那走不過去的冰擠得兩邊亂竄。」
|
白浪掀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濤洶湧,聲勢浩大的樣子。《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二人共覽之次,江風浩蕩,洪波滾雪,白浪掀天。」
|
雷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猛烈而迅速。《文選.揚雄.羽獵賦》:「猋拉雷厲,驞駍駖瓂。洶洶旭旭,天動地吸。」
|
洪濤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驚濤駭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驚濤駭浪」原作「驚波駭浪」,出自於三國魏時王粲的〈浮淮賦〉。〈浮淮賦〉內容主要描述軍隊出征的壯盛場景,其中「凌驚波以高鶩,馳駭浪而赴質」二句的意思是說:出征的戰船,凌駕於高起的浪頭上,奔馳於洶湧的波濤中,勇往直前地奔赴戰場。句中的「驚波」與「駭浪」,就是指極為凶猛激烈的波浪。後來「驚濤駭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猛烈的波浪,如宋.陸游〈長風沙〉詩:「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此外,亦可引申用來比喻險惡的環境,如:「老王的閱歷豐富,不知經歷多少驚濤駭浪。」
|
來者不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手不懷好意而來,多指不易應付。如:「看他來者不善的模樣,我們得小心應付。」清.趙翼《陔餘叢考.成語》:「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亦本《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句。」
|
汗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水大渺茫無際的樣子。元.夏文彥《圖繪寶鑑.卷三.宋》:「董羽字仲翔,毗陵人。善畫魚龍海水。其洶湧瀾翻,咫尺汗漫。」
|
滂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流廣遠。《楚辭.劉向.九歎.逢紛》:「譬彼流水,紛揚礚兮;波逢洶涌,濆滂沛兮。」《文選.左思.吳都賦》:「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經扶桑之中林,包湯谷之滂沛,潮波汨起,迴復萬里。」
|
怒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澎湃洶湧的浪潮。《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錢塘廟子灣一帶石岸,復毀於怒潮。」
|
江米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麵團捏成的麵人。相傳三國時諸葛亮率兵平定南蠻,回朝途中,經過瀘江,江面忽然波濤洶湧,孔明於是命人以米麵塑成人形祭拜,眾人才得以平安通行,後人便稱為「江米人」。也稱為「捏麵人」。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