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9.12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赤壁懷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名。清秋所作。七言絕句。全詩為:「潼潼水勢響江東,此地曾聞用火攻;怪道儂來憑弔日,岸花焦灼尚餘紅。」
刮目相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7>。」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複以(卿)〔鄉〕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情投氣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情投意合」。見「情投意合」條。01.明.李開先〈康王王唐四子補傳〉:「綵與情投氣合,駸駸有進用之勢。」 
不中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合意。《漢書.卷八一.孔光傳》:「光以議不中意,左遷廷尉。」《北史.卷七九.宇文述傳》:「左衛將軍張與述連官,嘗有評議,偶不中意,述張目瞋之,惶懼而走。」
含垢納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瑜匿瑕,國君含垢。』」指國君有容忍恥辱的度量。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二首之二:「退而上書數萬言,大抵皆勸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納汙,屈己以裕人也。」後比喻包庇壞人壞事。如:「不正當的娛樂場所,往往含垢納汙,成為罪犯淵藪。」也作「納垢藏汙」、「含垢藏疾」、「藏垢納汙」、「藏垢懷恥」、「藏汙納垢」。
蒸蒸日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蒸蒸日上」。見「蒸蒸日上」條。01.清.秋〈中國女報發刊辭〉:「自茲以後,行見東瀛留學界,蒸蒸日盛矣。」
刮眼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7>。」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複以(卿)〔鄉〕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含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忍恥辱。《左傳.宣公十五年》:「瑜匿瑕,國君含垢。」也作「含詬」。
尋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意製造事端或藉故找麻煩。《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恐公心懷妒忌,又要尋事害亮。」
翕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盛的樣子。《文選.嵇康.琴賦》:「珍怪琅玕,瑤翕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