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殊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特別的禮遇。《漢書.卷一三.隗囂傳》:「光武素聞其風聲,報以殊禮。」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太子!久蒙殊禮,方自愧心。」
厚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厚加禮遇。《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還,張耳來見,漢王厚遇之。」
擢髮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擢髮難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擢髮難數」指拔下滿頭的髮來作為計量犯罪的工具卻仍不夠,形容難以計數。戰國時魏人須賈,有一次帶著范雎出使齊國,齊襄王讓身為魏國中大夫的他苦等數月,遲遲不肯召見,反而因為賞識范雎的口才和學問,對范雎極為禮遇,送了許多財物和酒食。齊襄王此舉讓須賈非常惱怒,回到魏國後,他便指控范雎與齊國私通,有賣國的意圖,范雎因而被捕,並遭到毒打,差點兒性命不保。范雎死裡逃生後設法投奔到秦國,改名為張祿,憑著過人的才智與謀略受到秦昭王重用,成為秦國宰相。而魏國一直以為范雎已死,完全不知道張祿便是范雎,所以在秦昭王準備發兵攻打魏國時,魏王便派了須賈到秦國和談。須賈到了秦國後...
屈身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貴者降低身分,禮遇士人。《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孝景黃帝閣下玄孫,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聲素著。」
折節禮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虛抑己,禮遇有才能的人。《明史.卷二一三.張居正傳》:「時徐階以宿老居首輔,與李春芳皆折節禮士。」也作「折節待士」。
李龜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唐代著名樂工。善於歌唱作曲,玄宗特加禮遇。安史之亂後,流落江南。每逢良辰美景,為人歌唱數曲,座中賓客聽聞,莫不感動落淚。宋.樂史〈李翰林别集序〉:「李龜年以歌擅一時之名,手捧檀板,押眾樂前,將欲歌之。」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唐開元中樂工李龜年、彭年、鶴年兄弟三人,皆有才學盛名。彭年善舞,鶴年、龜年能歌尤妙。」
登瀛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恩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上的恩寵與禮遇。《北史.卷四○.李彪傳》:「司文東觀,綢繆恩眷。」《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父子遭遇大唐恩眷,秉節藩方。」
折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過度的禮遇,而難以消受。《紅樓夢》第四三回:「生日沒到,我這會子已經折受的不受用了。」
招賢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求、禮遇賢能的人。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一二齣:「年方少,氣正豪,心猶小,招賢下士人爭道,芳名那更流傳早。」《東周列國志》第八九回:「於是宣王招賢下士,疏遠嬖佞,散遣稷下游說之徒,以田嬰為相國,以鄒人孟軻為上賓,齊國大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