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6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簡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簡要單純、不複雜。如:「他只簡單地回覆了幾句話,就不願再說了。」《孽海花》第二八回:「但是我這次要寫信給你,還不僅是為了這兩個簡單的目的。」
頭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條理、線索。[例]這個問題很複雜,一時之間恐怕理不出頭緒來。
動機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好奇心(Berlyne):最有力的內在激勵物之一。與已經了解的事物相比,我們更喜歡探索適度新奇和複雜的事物。3.自我決定(de Charm、Deci等):個體試圖尋找方法已積極的探索與操控周遭的環境,如此可獲得依種支配環境的感覺。4.自我效能,或稱為自我勝任(Bandura):個體希望感覺自己能勝任的,並有自信能為完成目標付出更多努力。5.目標&計畫(Tolman):目標與計畫能提升動機,並使特定任務更可能完成。認知觀點其他還包括成就目標理論(Dweck)、歸因理論(Weiner)、自我價值理論(Covington)...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複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力主「文以載道」,自云:「己之道,乃夫子、孟軻、揚雄所傳之道」。於〈原道〉一文,更確立儒家道統譜系,以承繼者自任。攘斥佛老,擯除諸子百家之說。文學成就:韓愈長於詩文,力斥當時駢文,提倡古文,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推展唐代古文運動。其文章以排斥佛老,闡明儒家之道為宗旨,長於議論,〈師說〉、〈送董邵南序〉、〈原性〉、〈原道〉、〈諫迎佛骨表〉、〈進學解〉、〈送窮文〉,備受傳誦。為「唐宋八大家」...
生物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物鏈(food chain)(註1)1.1 生物鏈斷裂會帶來非常嚴重的生物學後果1.2 生物界的種種相互作用1.3 關鍵字 生物鏈(food chain)(註1)1.在自然界,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間存在著一種複雜的關係,它們互相提供食物,彼此依存,形成鍊條關係,這就叫做生物鏈。2.生物鏈的例子常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使人類受益非浅。比如:植物長出的葉和果實昆蟲提供了食物,昆蟲成為鳥的食物源,有了鳥,才會有鷹和蛇,有了鷹和蛇, 鼠類才不會成堆。當動物的粪便和屍體回歸土壤後,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把它們分解成簡單化合物,為...
新陳代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體細胞中各種化學反應的總稱。包括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前者指細胞將簡單物質轉變為較複雜物質,後者指將複雜物質轉變為較簡單物質。二者交互作用,以維持生命所需。引申為一切事態除舊更新的過程。如:「制度的僵化,阻礙了人事的新陳代謝。」
清官難斷家務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家庭糾紛繁瑣複雜,即使是公正廉潔的官吏也難以論斷是非。如:「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這是他們自家的事情,還是別插手的好。」《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自古道:『清官難斷家務事』。」《紅樓夢》第八○回:「實是俗語說的:『清官難斷家務事』,此時正是公婆難斷床幃事了。」
社會資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備資本等,為經濟運作重要的基礎,他能創造更多的財富。隨著社會發展朝向開放與多元,人際關係網絡趨向複雜,這種關係的建立已經成為社會重要資源。社會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社會、物質、人力資本等三方面,而社會資本更是促使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發揮作用的關鍵。 起源社會資本一詞出現於加拿大經濟展望委員會於1957年出版之《住宅與社會資本》(Housing and social Captial)一書,該書所提到的社會資本界定於學校、道路、排水設施、機場等各種公共基礎建設,後來學者利用這種觀念,從硬體建設轉化為社會人際關係網絡觀念,包含期...
簡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要清晰,不繁複雜亂。《元史.卷一七一.吳澄傳》:「於《易》、《春秋》、《禮記》,各有纂言,盡破傳註穿鑿,以發其蘊,條歸紀敘,精明簡潔,卓然成一家之言。」
Bloom的分類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三層次,其要求學生將其所學之資訊應用於新情境中。 分析(analysis)分析問題作為培養學生分解複雜現象、理解如何運作的能力。 綜合(synthesis)綜合問題不同於其他重要之層次。與其他強調分析技巧的層次對照,綜合階段的焦點在於創造力。在綜合階段以創作為其主要目的。 評定(evaluation)在Bloom的分類法中,評定階段屬於最高之層次,其包括判斷事物、工作之優點及其價值。評定的過程可歸類為兩階段:第一,建立標準;第二,應用其訂定之標準評斷議題或理論。(註2) 參考書目註1: 黃政傑主編(民86):教學原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