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叢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開始聯合講會,成立書院,相互應和。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人一致攻擊的目標。
口尚乳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有信心。果真一個月後,韓信就打敗魏軍,俘虜了魏王豹。後來「乳臭未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譏諷人年紀輕,沒有經驗與能力。
南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歇後語)不是東西。既是南北當然就不是東西。而不是東西本為譏諷他人的言語,借用為罵人的話。如:「你竟敢做出這樣的事來,真是個南北──不是東西。」
咧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方言:(1)譏罵他人的言語。如:「罵咧子」、「拽咧子」。(2)背後罵人。如:「當面不吭聲,只敢咧子他幾句。」
裙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妻室等女眷的關係。含譏諷意味。如:「裙帶關係」。《聊齋志異.卷一一.黃英》:「今視息人間,徒依裙帶而食,真無一毫丈夫氣矣。」
憂世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悲天憫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德宗時,有個叫陽城的人擔任諫議大夫,主司規諫天子的職務。他學問很好,飽讀詩書,卻不常發言。當時與他同朝為官的韓愈看不過去,認為以他的學識,應該多給予皇帝意見,作好諫官的職務。於是寫了〈爭臣論〉這篇文章,譏諷陽城沒有盡到職責。陽城當時看了並不以為意,但後來大臣裴延齡誣陷忠良,陸贄等人遭到罷黜。陽城便上疏指責裴延齡,論述他的罪狀,替陸贄等人申訴,並極力阻止德宗任命裴延齡為相。由此看來,韓愈的這篇文章應當發揮了功效。〈爭臣論〉整篇文章採設問法,假設有人問關於陽城的問題,韓愈再一一解答,表述自己對陽城的看法。陽城和一般官員不同,他高中進士後,反而隱居在中條...
悔讀南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溫庭筠因譏諷令狐綯不識《南華經》,因此而觸犯令狐綯,卒不能登第。典出《唐詩紀事.卷五四.溫庭筠》。後比喻學問高深而不容於人或遭人忌妒。宋.陸游〈懷鏡中故廬〉詩:「從宦只思乘下澤,忤人常悔讀南華。」
尺二秀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尺二為尽,是盡的俗字。南宋時,楊萬里考校湖南漕試時,首名者將「盡」寫作「尽」,楊萬里便云:「明日揭榜,有喧傳以為場屋取得個尺二秀才,則吾輩將胡顏?」故黜而不取。見宋.孫奕《履齋示兒編.卷九.聲畫押韻貴乎審》。後用尺二秀才譏諷常寫俗字的知識分子。如:「作文時切勿貪圖一時便利而書寫俗字,以免被人譏為尺二秀才。」
小白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貌俊俏的年輕男子,通常有譏諷的意味。《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你貪圖小白臉,把我們東西都斷送了!」
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