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73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曲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火者,曲突遠薪固不肯呼淳于髡飲飯。智者譏之云:「教人曲突遠薪,固無恩澤,燋頭爛額反為上客。」蓋傷其本而貴末也。夫豈獨突薪可以除害哉?另可參考:《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
門可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二○.汲鄭列傳》太史公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下邽1>翟公2>有言,始翟公為廷尉3>,賓客闐門4>;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交情乃見。』汲、鄭亦云,悲夫!」 〔注解〕 (1) 下邽:漢代地名,地約當在今陝西省渭南縣內下邽鎮。邽,音ㄍㄨㄟ。 (2) 翟公:漢文帝時的大臣,不知其名,生卒年亦不詳。 (3) 廷尉:職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獄。 (4) 闐門:充塞在門前。闐,音ㄊ|ㄢˊ,填塞、充滿。〔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五○.張馮汲鄭列傳.鄭當...
欲蓋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冬,邾黑肱以濫來奔,而書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有名,而不如其已。以地叛,雖必書地,以名其人,終為不義,弗可滅已。是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1>,不為義疚2>。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3>,懲不義也。齊豹為衛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義,其書為「盜」。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而必書。此二物者,所以懲肆而去貪也。若艱難其身,以險危大人,而有名章徹,攻難之士,將奔走之。若竊邑叛君,以徼大利而無名,貪冒之民.將寘力焉。是以《春秋》書齊豹曰「盜」,三叛人名,以懲不義,數惡無禮,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稱微而顯,...
色厲內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勳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禮儀,輕謾宰相,易上卿,而又詘節失度,邪諂無常,色厲內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害怕、恐懼。《禮記.曲禮上》:「貧而知好禮,則志不懾。」《晉書.卷四八.向雄等傳.史臣曰》:「然皆懼亂政之參夷,懾淫嬖之凶忍。」
拋磚引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磚頭是低的東西,把磚頭丟出去,引回來卻是珍貴的玉。「拋磚引玉」這句成語較早的出處,見載於《景德傳燈錄.卷一○.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話說趙州大師有一次在晚上講道場合中說:「今晚為大家回答問題,有需要解說的人請出來。」在座有一位僧人便出來禮拜。大師一看就說:「我原來準備拋磚引玉,哪知引來的是一個土坯。」大師為何如此說,並不清楚,但此處確實引用了「拋磚引玉」的成語。「拋磚引玉」用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陋的詩文或不成熟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多用作自謙之詞。亦用於比喻以身作則,引發眾人響應。宋代詩人王令〈答束徽之索〉詩有這兩句:「勉為瓦礫投,幸有金珠報。」見《廣陵詩鈔》。句中「金珠」,一本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頓。《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貧而不衰,而不恨,年雖疲曳,猶庶幾名賢之風。」唐.章懷太子.注:「曳,猶頓也。」(二)(讀音)ㄧㄝˋ y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貧窮卑的人。《左傳.哀公十三年》:「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晉.杜預.注:「褐,寒之人。」
不屈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法行》1>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珉2>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夫君子豈多而之,少而貴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3>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4>,行也;折而不橈5>,勇也;瑕適6>並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敘傳下》。 (2) 珉:似玉的美石。 (3) 栗:音ㄌ|ˋ,堅固。 (4) 劌:音ㄍㄨㄟˋ,傷、割。 (5) 橈:音ㄋㄠˊ,同「撓」義。 (6)...
前倨後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前倨後卑注音︰ㄑ|ㄢˊ ㄐㄩˋ ㄏㄡˋ ㄅㄟ漢語拼音︰qián jù hòu bēi釋義︰猶「前倨後恭」。見「前倨後恭」條。 01.《戰國策.秦策一》:「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源) 參考詞語︰後恭前倨注音︰ㄏㄡˋ ㄍㄨㄥ ㄑ|ㄢˊ ㄐㄩˋ漢語拼音︰hòu gōng qián jù釋義︰猶「前倨後恭」。見「前倨後恭」條。 01.明.孫仁孺《東郭記.第四三齣》:「也不勞你貧日把人輕,也不勞你豪華時將俺懾,見了他這鞠躬欣敬,沒來由有甚麼說,說,這的是舐痔吮癰,後恭前倨,奴顏婢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