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腹心之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成池沼,表示亡國。 (9) 泯:音ㄇ|ㄣˇ,消滅、滅亡。 ◎2《左傳.哀公六年》是歲也,有雲如眾烏,夾日以飛三日。楚子使問諸周大史,周大史曰:「其當王身乎!若禜1>之,可移於令尹、司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寘諸股肱,何益?不穀不有大過,天其夭諸?有罪受罰,又焉移之?」遂弗禜。 〔注解〕 (1) 禜:音ㄩㄥˋ,古代一種祭拜日月、星辰、山川、風雨等的祭祀,以求消災。
貿易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兩側,全年風向規律恆定的風。船員利用此風來航行,橫渡大洋貿易,故稱為「貿易風」。參見「信風」條。
復然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找不到田甲,就放話說:「田甲如果再不出現,我就要殺他整個家族。」田甲聽到消息後,非常害怕,只好打著膊,去向韓安國請罪。然而韓安國卻不與田甲一般見識,不但沒有懲罰他,反而很有器度的原諒、善待他。後來「死灰復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平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出現「死灰復燃」的書證如宋.陳亮《陳亮集.卷一八.啟.謝曾察院啟》:「劫火不燼,玉固如斯;死灰復燃,物有待爾。」
惡盈釁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 (3) 厥:同「其」。 (4) 惟鈞:惟,是。鈞,大。〔參考資料〕 《左傳.宣公六年》秋,狄伐晉,圍懷,及邢丘。晉侯欲伐之,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貫,將可殪也。《周書》曰:『殪戎殷。』此類之謂也。」
饑者無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否?」女子提籃便行。師遂回。須臾居士歸,女子乃舉前話。士曰:「丹霞在麼?」女曰:「去也。」士曰:「土塗牛妳。」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饑不擇食。」師曰:「龐老在否?」士曰:「蒼天!蒼天!」便入宅去。師曰:「蒼天!蒼天!」便回。 ■《五燈會元.卷一一.神鼎洪諲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飢不擇食。」
依本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依樣畫葫蘆」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一》1>陶穀,自五代至國初,文翰為一時之冠。然其為人,傾險狠媚,自漢初始得用,即致李崧族之禍,由是縉紳莫不畏而忌之。太祖雖不喜,然藉其詞章足用,故尚寘於翰苑。穀自以久次舊人,意希大用。建隆以後,為宰相者,往往不由文翰,而聞望皆出穀下。穀不能平,乃俾其黨與,因事薦引,以為久在詞禁,宣力實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2>笑曰:「頗聞翰林3>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4>耳,何宣力之有?」穀聞之,乃作詩,書於玉堂之壁5>,曰:「官職須由生處有,才能不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太祖益薄其怨望,遂...
義不得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說彰顯隱微的功德,是作者在道義上不容推卸的事。在《三國演義》第五八回中提到曹操集結三十萬大軍南下報壁之仇,孫權召請諸將來商議對策,其中張昭建議派魯肅前去荊州找劉備合作,因為「子敬有恩於玄德,其言必從;且玄德既為東吳之婿,亦義不容辭」。原來劉備當時和東吳的許多事,多虧魯肅(子敬)從中穿梭幫忙,加上因為周瑜弄巧成拙,讓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本來孫劉兩家各懷鬼胎,這下結了親家,對協力抵抗曹操大軍這件事上,在道義上,應該不會推卸,所以說是「義不容辭」。
丹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的心。《西遊記》第一二回:「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來,再秉丹誠,重修善果。」
洞如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瞭如指掌」。見「瞭如指掌」條。01.明.李清《三垣筆記.卷下.弘光》:「有譽不與辨,惟歷陳漕事原委,洞如指掌,國弼一語不能對,頰而已。」
諾魯(Nauru)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