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敗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凋零的落葉。唐.李商隱〈五月六日夜憶往歲與徹師同宿〉詩:「墮蟬翻敗葉,棲鳥定寒枝。」宋.歐陽修〈漁家傲.九月霜已盡〉詞:「九月霜已盡,烘林敗葉紅相映。」
飄蓬斷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飛的蓬草和隨波飄流的植物斷莖。比喻飄泊不定的生活。明.汪錂《春蕪記》第八齣:「(旦)英,你回了,春蕪可曾有了麼?問卿卿,多應是飄蓬斷梗渾無定。」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三齣:「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聖子神孫,反不如飄蓬斷梗。」
鵰心雁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心狠手辣。元.馬致遠《漢宮.楔子》:「為人鵰心雁爪,做事欺大壓小。」
塗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妝,修飾容貌。《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列傳上.則天武皇后》:「太后雖春高,善自塗澤,雖左右不悟其衰。」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真真姿容明秀,不屑塗澤。」
風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在外層較薄的長衣,春穿著,用來防禦風寒。如:「外面的風很大,你最好把風衣穿上。」
名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思想家論述名實問題的辯論。始於春時孔子正名、老子無名、墨子取實予名的爭辯。戰國時則有惠施、公孫龍的名家出現,荀子並把名辯問題,具體分析為名、辭、辯說三方面,對中國古邏輯學貢獻很大。
破步撩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起衣服,邁開大步向前進。元.石君寶《胡戲妻》第四折:「不由的忿氣夯胸膛。我這裡便破步撩衣,走向前來,揝住羅裳。」元.金仁傑《追韓信》第四折:「掠袖揎拳挺魁頂,破步撩衣扯劍迎。」也作「撩衣破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春時晉邑,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北省邢臺縣附近。
摶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揉捏。宋.史達祖〈菩薩蠻.廣寒夜擣玄霜細〉詞:「心情雖軟弱,也要人摶搦。寶扇莫驚,班姬應更愁。」
撇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棄、拋扔。元.戴善甫《風光好》第二折:「有句話須索商量,你休將容易恩情,等閒撇漾。」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風雨堂套.春歸犯〉曲:「才色相當,兩情契合非強,怎割捨眉南面北成撇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