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6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疑事無功,疑行無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事猶豫不決,是無法成功的。《戰國策.趙策二》:「臣聞之疑事無功,疑行無名,今王即定負遺俗之慮,殆毋顧天下之議矣。」也作「疑行無名,疑事無功」、「疑行無成,疑事無功」。
狐疑未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事猶豫而難下決定。如:「畢業後要就業或升學,他思慮多時,仍狐疑未決。」也作「狐疑不決」。
遲疑未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疑困惑,難以決定。《新五代史.卷六三.十國世家.前蜀世家》:「昭度遲疑未決,建遣軍士擒昭度親吏於軍門,臠而食之。」也作「遲疑不決」。
猶豫多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遲疑不決。《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猶豫多疑,喻人之不決。狼狽相倚,比人之顛連。」
意意思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遲疑不決或吞吞吐吐的樣子。《紅樓夢》第六五回:「我說:『是塊肥羊肉,……正經揀個人聘了罷。』他只意意思思,就丟開手了。」《兒女英雄傳》第二○回:「〔何玉鳳〕聽說聲都要走,便有些意意思思的捨不得。」也作「意意似似」。
過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了適當的時機。如:「他三心二意,遲疑不決,以致過景,喪失了再次求學的機會。」
告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朝廷發給官員的就職文憑。《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大尹再三不決。猛省思量:『有告劄文憑是真的。』」也作「告身」、「官告」。
閒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無人耕種的田地。《孔子家語.卷二.好生》:「虞芮二國爭田而訟,連年不決,乃相謂曰:『西伯仁也,盍往質之?』入其境則耕者讓畔……,遠自相與而退,咸以所爭之田為閒田也。」
滯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壓的訟案。晉.陸機〈晉平西將軍孝侯周處碑〉:「郡多滯訟,有經三十年不決者。」也稱為「滯獄」。
起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案件。舊時衙門傳審的民案或刑案,稱為「起數」。《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老年伯請寬坐,容小姪出堂,問這起數與老年伯看,釋此不決之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