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俸祿。《左傳.襄公二十二年》:「有寵於薳子者八人,皆無祿而多馬。」唐.杜甫〈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五首之四:「事主非無祿,浮生即有涯。」
桂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拿俸祿卻不忠心的臣子。《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徙乎葵菜。」
孤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官吏常恐失職獲罪,故以此為自謙之辭。 (3) 京兆:京兆尹。漢代轄治京兆地區的行政長官,職權與俸祿與郡守相當。後亦借指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 (4) 賊捕掾:主管捕治盜賊之官。掾,音ㄩㄢˋ,古代官府屬員的通稱。 (5) 素:一向的。 (6) 恩貸:施恩授與。 (7) 章劾:彈劾。 (8) 受記考事:接受處分。 (9) 五日京兆:比喻任職的時間已不久了。見「五日京兆」。 (10) 無狀:不肖、無禮。 (11) 枉法:破壞法律。
好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位、俸祿較好的官職。《宋史.卷二五八.曹彬傳》:「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過多得錢爾。」
還珠合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石。漢景帝時更名太守。 (4) 易:交換。 (5) 二千石: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太守、尉,俸祿皆為二千石。此指之前的太守。 (6) 貪穢:貪汙。穢,音ㄏㄨㄟˋ。 (7) 自入:將財產據為己有。 (8) 徙去:遷移至他處。 (9) 盈路:遍地都是。 (10) 行化:推行教化。〔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孟嘗》
千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容量單位。秦漢時官品高低,常以俸祿的多寡而論。漢代官制稱月俸米九十斛為千石,通常是屬於品級較高的官員,如太尉長史、御史中丞等。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高爵厚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爵位高顯,俸祿豐厚。《舊唐書.卷一八三.外戚傳.序》:「蓋恃宮掖之寵,接宴私之歡,高爵厚祿驕其內,聲色服玩惑於外,莫知師友之訓,不達危亡之道。」《封神演義》第七六回:「父親受國家高爵厚祿,衣紫腰金,封妻蔭子,無一事不是恩德。」也作「高爵豐祿」、「高爵重祿」。
寒灰更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 起徒中:指韓安國自犯人中被提拔出來。起,拔擢、起用。徒,罪犯。 (9) 二千石:漢朝制度,依俸祿多寡區分官吏等級,此指二千石俸祿,即一百二十斛。石,音ㄉㄢˋ,計量單位,數量詞。 (10) 亡走:逃跑。 (11) 肉袒謝:脫去上衣,以示謝罪。 (12) 善遇:善待。
二千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尉,俸祿皆為二千石,其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約當於後世的三品官,地位並不顯赫。後因稱郎將、郡守、知府為「二千石」。《史記.卷一○.孝文本紀》:「臣謹請陰安侯列侯頃王后與琅邪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議。」
鐵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頒賜功臣之物,以鐵製成,形如瓦,為其記功免罪的依據。談徵.物部.鐵券:「漢書高祖記丹書鐵契。按:鐵券如半破木甑,有四孔,穿縚刻文字于上,陷金是也。此封列侯誓書鐫免死及俸祿之數于面。形如瓦,一藏內府,一授本爵。」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