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望眼將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淒涼,與舊友分散各地的苦悶,因此每日盼望與老友相見,眼睛都快望穿了。詩中的「眼穿」和「腸斷」都是一種飾的修辭技巧,「腸斷」表示極度的傷心,「眼穿」表示極度的盼望。後來「望眼欲穿」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盼望極其深切。
傾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翻覆窩巢。指滅亡。唐.駱賓王〈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等露布〉:「惟賊帥干,未悟傾巢之兆,敢懷拒轍之心,獨率馬軍,憑川轉鬥。」
虛往實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德充符》:「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指虛心往學,得道而返。《魏書.卷九○.逸士傳.眭等傳.史臣曰》:「或隱不違親,貞不絕俗;或不教而勸,虛往實歸。非有自然純德,其孰能至於此哉?」《南史.卷五九.任昉傳》:「昉樂人之樂,憂人之憂,虛往實歸,忘貧去吝,行可以厲風俗,義可以厚人倫。」
一念之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最為知名,有「草聖」之稱。 (4) 驚蛇:形容所寫草書,猶如驚蛇入草般靈動放縱。
誇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誇大荒誕而不可信的。《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高麗之兵脆弱,襪囉之言誇誕,說謊的言語也,不可信從。」也作「誕」。
鳳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禁苑中的池沼,為中書省所在地。唐.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宋.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也稱為「鳳凰池」。
默默無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靜靜地不出聲。《文明小史》第二回:「張師爺聽了這話,把他羞得了不得,連耳朵都緋紅了,登時啞口無言,連中國話也不敢再說一句,坐在那裡默默無聲。」
矯枉過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而藩國大者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過其正矣。雖然,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另可參考: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葉歸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葉落歸根」。見「葉落歸根」條。01.宋.劉克莊〈志仁監簿示五言十五韻徐潭之勝次韻〉詩:「久臥漳濱疾,誰招楚澤魂。昔慚葵蔆鰬,今喜葉歸根。」 
一念差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最為知名,有「草聖」之稱。 (4) 驚蛇:形容所寫草書,猶如驚蛇入草般靈動放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