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84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芳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的形影蹤跡,多借指女性的身影。如:「景物依舊,芳蹤已杳。」
蟠桃獻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眾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眾爺又稱大將爺、千眾爺,主要奉祀無主的孤魂枯骨,與有應公屬同一性質。女性的孤魂野鬼則稱為「大眾媽」。目錄1 起源2 臺灣較有名的大眾爺廟2.1 新莊大眾爺廟2.2 南投集集大眾爺祠3 參考書目 起源大眾爺起源於清乾隆年間,當時移民臺灣者,有遭刀兵殺害、有死於天災瘟疫、或因族群械鬥死亡等橫死孤魂,因無人埋、無人奉祀,鄉民擔心孤魂野鬼造成地方不安,常在街頭巷尾、田間荒野,以飯菜祭拜。也有收集無主屍骨的大眾廟,奉祀的主神就被通稱為大眾爺。為了安頓「大眾爺」,臺灣昔日官府也曾經設壇建祠、祭奠無祀厲鬼。即使在民間,也有不少人家出...
自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己有所認識而覺悟。[例]這本書主要在強調女性自覺的重要。
蕭麗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性格的設計與衝突,文字平實、洗練、情景生動,反映人們的心理、社會現實,並家鄉為背景。蕭麗紅的小說對女性的描寫上,遠比對男性的書寫充滿感情且形象鮮明。尤其是對女性心理的掌握、對女性的認同,以及對女性主體的建立,都是有別於其他女作家的書寫方法。蕭麗紅想表現出女子在社會文化下,想要展現自我時的種種困境,頗具...
中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習俗 一、拜月:拜月、祭土地為中秋的祭祀活動,古人以為月亮屬陰,為女性象徵,所以稱太陰祭,古諺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婦人拜月,祈求月神福祐全家團圓吉祥。至於祭土地神,則具有勸農的功能。 二、走月亮走月亮—中秋夜晚,秋高氣爽,又明月當空,大家喜歡到郊外走走,散步賞月,盡興而歸,故俗稱「踏月」或「走月亮」。 三、偷瓜菜偷瓜菜—又稱摸秋或偷秋,這是未婚男女在中秋夜玩的遊戲。在中秋月,趁著月色皎潔,到田野去偷摘別人家菜圃的瓜果蔬菜,看摘的多寡好壞,來測定偷瓜菜者的天資好、壞和健康、運氣如何...
人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做人的道理。《易經.繫辭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兩之。」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不喜弔喪,而人道以此為重。」
2.人倫。指社會的倫理關係。《禮記.喪服小記》:「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別,人道之大者也。」《史記.卷二三.禮書》:「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不貫。」
3.發生性關係。元.施惠《幽閨記》第二二齣:「一時見君子,匆匆遽成人道也。」《醒世姻緣傳》第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使其氣血充足,然後行其人道。」
4.尊重人類權利,愛護人的生命,關心人性的道德理念。
5.佛教用語。六道之一。指人類。
蘭摧蕙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女子夭逝。常用作哀悼少年女喪的題辭。
柔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和順奉承取悅於人。《唐書.卷一一八.庾準傳》:「準素寡文學,以柔媚自進,既非儒流,甚為時論所薄。」《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以柔媚得幸,交通宦官,先意迎合。」
2.溫和嫵媚。《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他那般輕倩的裝飾,雖則覺得柔媚,只一雙手指卻像講究勾、搬、沖的。」《紅樓夢》第六回:「寶玉亦素喜襲人柔媚嬌俏,遂強襲人同領警幻所訓雲雨之事。」
閫範長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