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0.09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全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折率較大的介質傳播到折率較小介質之電磁波,若入角大於臨界角時,電磁波所產生全部反之現象。光纖維輸送光訊,即利用此一全反原理,使光訊能傳送到很遠的地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箭靶。《韓非子.八說》:「狸首侯,不當強弩趨發。」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言中理準,譬侯中的,二名雖殊,即議之別體也。」
2.練習擊。《詩經.齊風.猗嗟》:「終日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3.天子行大之禮。《禮記.義》:「故天子之大謂之侯。侯者,為諸侯也。」
投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基本原理是投影面為平面並與球面相切,視點位於無窮遠處,因距離遙遠,故投影光線互相平行,視線均與投影面垂直,故又稱垂直投影或直投影。依投影面與球面相切位置之不同,可將其分為正軸、橫軸及斜軸三種投影法。其中投影面切於兩極者,稱為極正投影;投影面切於赤道者,稱為赤道正投影;投影面切於赤道與兩極以外任意位置者,稱為水平正投影。這三種投影法中,所有之緯線圈(正軸投影)及等高圈(橫軸投影與斜軸投影)均無長度變形。因其不具備正形與等積特性,故屬一種任意性質之投影法。此種投影法之等變形線是以切點為圓心之同心圓,投影中心無變形,離投影中心愈遠,其變形量愈大,至邊緣部分,因急遽壓縮,致變形量最大,由於有...
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覺神經受外來刺激,傳到脊髓反中樞,立刻傳出命令而引起肌肉收縮。屬非意志的活動。
p-i-n型半導體(核輻)偵檢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p層與n層之間具有耗乏或近於耗乏區域半導體的核輻偵檢器。是鋰(Li)漂移偵檢器的一種。
  如下圖所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聲校尉的簡稱。為漢武帝所置於京師的屯兵八校尉之一。官秩二千石,掌宿衛兵。因冥冥中聞聲即,故稱為「聲」。
自然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反指膝蓋骨、二頭肌、阿其力斯(Achilles)肌等肌腱,在外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種非自主性抽搐動作,是中樞神經對外在刺激最簡單、最快速的反應方式,其間感覺器(Sensor)、神經傳入與傳出路徑(Afferent and Efferent Pathway)、反中樞(Reflex Center),與反應器(Effector)所形成的反弧(Reflex Arc),起點與終點都在同一部位。
  除了最簡單的膝蓋骨反動作外,反作用的類型還有發生在脊椎、瞳孔、內臟等部位的多種反。在醫學方面,對於自然反作用的研究,主要在探討脊椎的功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高而曲,彈道成拋物線的一種火炮。如迫擊炮、榴彈炮等。
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體不自覺的把自認為不為社會接受的動機或行為加諸他人,以減輕內心焦慮的心理歷程。
紫外線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紫外線或紫外光。在光譜中,短於可見光之藍紫色光之光波,波長為4~400nm之電磁輻(1nm=10-9m)。輻之單色成分波長小於可見輻(可見光),而大於1nm之輻能,不同應用領域對紫外線之光譜範圍有不同之規定。主要用途:1.由於紫外線波長短,頻率高,能量大,可以激發物質之外層及次外層電子,從而產生紫外線吸收光譜,用以對物質進行定性定量分析。2.紫外線有很強之螢光效應,能使很多物質激發螢光,從而作為光源用於螢光分析,例如大氣中SO2濃度的連續測定儀即是用紫外線激發SO2分子以產生特定波長之螢光,螢光的強度即與SO2之濃度成正比。3.作為殺菌消毒作用,但過強之紫外線能傷害人之眼睛與皮...
  一輻體產生輻,若其輻出來的光其波長在10-9公尺至4×10-7公尺範圍內,此種輻稱為紫外線輻,亦稱紫外光。
波長在4-380毫微米區段之電磁輻,介於紫光與x光輻之間。一般物體對紫外線反能力不高,但大氣對紫外線的雷烈散甚強,使所攝影像之對比大幅降低,故一般不採用紫外線作遙測攝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