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臺灣的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的孔自第一座孔於明永曆十九年(清康熙四年,西元1665,時臺灣為鄭經統治)在臺南興建以來,三百餘年間前後興建的孔數十座,遍及全臺各地。茲就其名稱、坐落及年代,簡介於下:
  1.臺南市孔子:坐落於臺南市南門路,興建於明永曆十九年(1665)。
  2.臺北市孔子:位於臺北市大龍峒,於民國十四年(1925)奠基,十六年興工,二十八年完成。
  3.臺中市孔子:坐落於臺中市大智路,於民國六十三年(1974)奠基,六十五年完工。
  4.彰化孔子:位於彰化縣治東門孔門路四號,興建於清雍正四年(1726)。
  5.高雄市孔子:...
火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奉火神的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宇:(1)唐代至元代稱祭祀呂望的。(2)清代稱祀奉關羽的。(3)民初以後稱合祀關羽與岳飛的
十八王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宇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南市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鄧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宇名
唐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卡(Tangka)為幟之意,是西藏喇嘛教之物;即於旗幟上繪有神秘之舞蹈圖說,通常稱它為曼荼羅〔見Mandala〕或吉爾克(Kyilkhor),係象徵一種「心靈舞蹈」(Dance of the mind)之理論。此種設計方式由來甚早,可能在佛教建立於西藏、蒙古之前。其圖形依傳統儀式形,繪於中國綢料上。據奧立爾.史坦恩(Aurel Stein)和雷寇克(Lecog)所言,他們曾於東土耳其斯坦之柯坦(Khotan)所發現之多種藝術遺物中,其中有來自丹坦 ── 尤利克(Danttan-Uilig)的第八世紀之物,部分遺物即為繪圖的綢質旗幟。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舞蹈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印度坦米爾的寺舞蹈堂,並非陌生人可進入的一般舞蹈廳,而是像邁所省的貝魯(Belur)和遺跡內的石頭建築物。廳的面積大約五十呎乘三十呎,前面有廊柱,屋頂也是石頭;地板是堅硬的印度混凝土,著上黑色,平滑得發亮,用在表層的深色靛藍顏料,帶有一種青色色調,可像鏡子般映出舞者絢麗的色彩。大部分天花板為直徑二十呎的圓形體,也用相同的靛藍色調混凝土築成,圍繞四周的石雕,原本塗上顏色並鍍金箔,大都以舞者作為主題。像這樣的舞蹈廳不列在劇場形式內,它們盤據一個中心點,有時為卵形,而且可從四面八方觀看跳舞,甚至可以從上鳥瞰。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老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帝。如:「這座老爺香火鼎盛,是附近村民的信仰中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