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86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披荊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不敢過差,而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誠冀以謹敕,遂自終始。見所示臣章,戰慄懼。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緣自陳。」詔報曰:「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六年春,異1>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2>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4>。」既罷,使中黃門賜以珍寶、衣服、錢帛。詔曰:「倉卒無蔞亭豆粥,虖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 〔注解〕 (1) 異:馮異(?∼西元34),字公孫,漢潁川人。西漢末為王莽拒漢,後歸光武為主簿...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覺生活很枯燥等。睡眠障礙(Sleep Terror Disorder)主要症狀為睡眠中感到極度的恐而被驚嚇,通常會在入睡後1-2小時內發生,驚嚇現象會持續約1-10分鐘左右:心跳急速加快,大量地流汗,呼吸急迫,一時無法保持清醒狀態,早上起床只記得曾發生過非常可怕的事情,但幾乎不記得晚上所夢到的內容。
黑色喜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過喜劇的形式,揉入病態或恐的成分,以表現人生荒謬與無可奈何的困境。題材廣泛,如諷刺政府、呈現醜陋人性、批判社會現實等,內容憤世嫉俗,具悲劇的精神。
修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修改剪接。[例]這部片子經修剪後,許多恐的鏡頭都不見了。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驚,可殄盡2>。鄯善3>破膽,功成事立也。」眾曰:「善。」遂將吏士往奔虜營。超手格殺三人,斬得匈奴使屋類帶副使比離支首及節,明日乃還告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悅。 〔注解〕 (1) 超:班超(西元32∼102),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東漢班彪之子,班固之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明帝時出使西域,平服五十餘國,詔以超為西域都護,又以功封為定遠侯。 (2) 殄盡:完全滅絕。殄,音ㄊ|ㄢˇ,盡、滅絕。 (3) 鄯善:國名。漢時西域諸國之一,本名...
胡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無倫次的話。《紅樓夢》第一二回:「合上眼還只夢魂顛倒,滿口亂話胡話,驚異常。」
大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朋友的敬稱。《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羽傳》「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裴松之注引《蜀記》:「晃下馬宣令:『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羽驚,謂晃曰:『大兄是何言邪!』」
喘月吳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吳牛喘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1>吳2>牛望月則喘,使之苦3>於日,見月,亦喘之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2) 吳:指長江、淮水一帶的地區。 (3) 苦:痛苦。〔參考資料〕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應權通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仰惟爵號,位高寵厚,俯思報效,憂深責重,驚累息,如臨于谷。盡力輸誠,獎厲六師,率齊群義,應天順時,撲討凶逆,以寧社稷,以報萬分。謹拜章因驛上還所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於是還治成都。拔魏延為都督,鎮漢中。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 〔注解〕 (1) 三省:本指以三事省察自己。語出《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此指再三反省。 (2) 荷任:擔負重任。荷,音ㄏㄜˋ。 (3) 忝:音ㄊ|ㄢˇ,辱。自謙自己才能不足以勝任的意思。 (4) 寮:通...
裝模做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裝模作樣」之典源,提供參考。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道流1>,真佛無形,真法無相。爾2>秖3>麼幻化上頭作模作樣,設求得者,皆是野狐精魅4>,並不是真佛。是外道5>見解。夫如真學道人,並不取佛,不取菩薩羅漢,不取三界殊勝,迥無獨脫,不與物拘。乾坤倒覆,我更不疑;十方諸佛現前,為一念心喜;三塗地獄頓現,無一念心。緣何如此?我見諸法空相,變即有,不變即無。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以夢幻空花,何勞把捉! 〔注解〕 (1) 道流:道士之輩。 (2) 爾:你。 (3) 秖:通「祇」,只是。 (4) 野狐精魅:狐精妖魅。指那些裝模作樣、假裝得道之人。 (5) 外道:不正的派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