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談虎色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程集》是北宋程顥、程頤兄弟兩人全部著作的彙集,《遺書》是該書的一部份,共二十五卷。兩人思想學說基本一致,以理、道為萬物的本源,認為「萬事皆出於理」,開創了洛派理學,是北宋理學代表人物,合稱為「二程」。書中在討論到「真知」和「常知」有什麼不同時,舉了這麼一個例子:「曾見一個農夫,被老虎咬過,後來傷好了,可是每當聽到有人在談論老虎咬傷人的事情時,那個農夫的臉色較其他人更加地驚不安。老虎會傷人,是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但若是沒有親身經歷過就不算『真知』,必須像那個農夫親身經歷過才叫『真知』。」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談虎色變」,用來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
張皇失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懼,舉止失常,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清.薛福成〈書昆明何師失陷蘇常事〉:「乃無事則籌略紛紜,臨變已張皇失措,一聞賊至,心隕膽破。」也作「慞失次」。
人人自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膽戰心驚、提心吊膽、不安、人心
心驚肉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驚肉跳」原或作「心驚肉戰」,在元代雜劇《爭報恩》中可見。《爭報恩》以《水滸傳》故事為題材,第三折描述花榮等梁山泊好漢劫刑場救千嬌。當初陷害千嬌的丁都管二夫人得知千嬌被救,自己的所作所為即將東窗事發,心中驚,連忙收拾細軟準備逃走,然而愈是急著想逃,卻愈是覺得力不從心,說道:「不知怎麼,這一會兒心驚肉戰,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這裡用「心驚肉戰」一語來形容心裡有不好的預感,以致六神無主,四肢發軟而無法行動。後世常使用的成語「心驚肉跳」語義與此近似,也是形容恐懼不安,心神不寧,如《紅樓夢》第一○五回:「賈政在外心驚肉跳,拈鬚搓手的等候旨意。」此處描述錦衣軍查抄寧國府,府裡天翻地覆,賈...
草草了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新五代史.卷五四.雜傳.鄭珏》鄭珏,唐宰相綮之諸孫也。……唐莊宗自鄆州入汴,末帝聞唐兵且至,恐不知所為,與李振、敬翔等相持慟哭,因召珏問計安出,珏曰:「臣有一策,不知陛下能行否?」末帝問其策如何,珏1>曰:「願得陛下傳國寶馳入唐軍,以緩其行,而待救兵之至。」帝曰:「事急矣,寶固不足惜,顧2>卿之行,能了事否?」珏俛首徐思曰:「但恐不易了。」於是左右皆大笑。 〔注解〕 (1) 珏:音ㄐㄩㄝˊ,指鄭珏(?∼西元930),唐末五代時人。鄭綮侄孫。唐昭宗光化年間進士,官監察御史。入後梁,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唐莊宗時,為太子賓客。明宗繼位,以為相,碌碌無所為,不自安,數以耳聾求...
驚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驚
自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殺,割喉嚨結束自己的生命。《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守榮格鬥,被陳暉殺死。洪進亦自刎死。」《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張飛聞言,恐無地,掣劍欲自刎。」
進退兩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進不了,又後退不得。形容處境困窘。《三國演義》第六五回:「今馬超正在進退兩難之際,亮憑三寸不爛之舌,親往超寨,說馬超來降。」《西遊記》第二一回:「獃子又不敢上他門,又沒人看守馬匹、行李,果是進退兩難,愴不已。」
鎮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慌亂、慌張、激動、緊張、驚慌、驚、倉皇
昏昏欲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恍惚很想睡覺。形容非常疲累。《聊齋志異.卷一○.賈奉雉》:「未至終篇,昏昏欲睡,心惑無以自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