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甘死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從容就死、不怕死。《清史稿.卷三一一.任舉傳》:「舉忠憤激發,甘死如飴,而朕以小醜跳梁,用良臣於危地,思之深!」
憂國哀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哀憐百姓。漢.王符《潛夫論.救邊》:「會坐朝堂,則無憂國哀民懇之誠,苟轉相顧望,莫肯違止。」也作「憂國恤民」。
慘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悽。晉.陸雲〈答車茂安書〉:「尊堂憂灼,賢姊涕泣,上下愁勞,舉家慘慼。」《西遊記》第三七回:「那太子聞言,心中慘慼,暗自傷愁。」
凌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冷的樣子。唐.韓愈〈秋懷〉詩一一首之四:「秋氣日,秋空日凌凌。」
百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感想。比喻感受很多。《文選.江淹.別賦》:「行子腸斷,百感悽。」
咎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錯。漢.曹操〈手書答朱靈〉:「來書懇,多引咎過,未必如所云也。」唐.柳宗元〈與楊誨之疏解車義第二書〉:「蚤夜惶惶,追思咎過。」
關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貫通。漢.王充《論衡.感虛》:「夫雍門子能動孟嘗之心,不能感孟嘗衣者,衣不知怛,不以人心相關通也。」
吐芳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意的問候。《文選.謝瞻.於安城答靈運詩》:「綢繆結風微,煙熅吐芳訊。」《文選.顏延之.直東宮答鄭尚書詩》:「君子吐芳訊,感物余衷。」
浮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寫文章時,過分注意文辭的華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然懇者辭為心使,浮侈者情為文使。」
畏天恤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畏上天,愛護百姓。宋.朱熹〈辭免進職奏狀一〉:「既閔然有畏天恤民之誠,而聖訓丁寧又無非憺焦勞之實。」也作「畏天愛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