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書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法的風格。明.徐樹丕《識小錄.李嗣真》:「李嗣真論右軍書格不同:樂毅論、太史箴、皆正大有忠臣烈士之象;誓墓文、曹娥碑,其容憔悴,有孝子順孫之象。」
沈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沈約因病日瘦,腰帶逐漸寬鬆。典出《梁書.卷一三.沈約傳》。比喻身體漸趨瘦弱、消瘦。宋.周邦彥〈大有.仙骨清羸〉詞:「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見傍人、驚怪消瘦。」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你道我沈腰輕,爭奈客衣單。」
力省功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1>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2>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注解〕 (1) 萬乘之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指大國。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馬一車名乘。 (2) 倒懸:縛人兩足倒掛,比喻極為困苦。
圭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卑微窮困的人家。《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度傳》「誘呼鮮卑,侵擾北方。」句下裴松之注引《魏書》曰:「臣等生於荒裔之土,出於圭竇之中。」唐.陸龜蒙〈讀襄陽耆舊傳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詩:「伊余抱沉疾,憔悴守圭竇。」
龍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尚未即位的時候。《南史.卷五七.范雲傳.論曰》:「范雲恩結龍潛,沈約情深惟舊。」唐.竇鞏〈陝府賓堂覽房杜二公仁壽年中題紀手跡〉詩:「當時憔悴題名曰,漢祖龍潛未上天。」
漂搖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辛苦構築巢穴的過程。末段則用了「譙譙」、「翛翛」、「翹翹」、「嘵嘵」數個疊字,描寫母鳥竭盡心力後的憔悴與朝不保夕的驚恐。母鳥自訴:「為了築巢,我的羽毛變得散亂枯焦,尾巴殘破得像是枯黃的稻草。但那窩巢在又高又危險的樹梢,被風雨吹打得搖搖晃晃,我內心無比恐懼,卻只能無助的哀叫。」此詩或有所寄託,今日已不可確知。後來「風雨飄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局動盪不安,極不穩定。出現「風雨飄搖」的書證如宋.鄭清之〈念奴嬌.楚天霜曉〉詞:「多少風雨飄搖,夫君何素,晚節應難改。」
箕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徐幹詩》:「少無宦情,有箕潁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辭。」《梁書.卷一五.謝胐傳》:「遂斂跡康衢,拂衣林沚,抱箕潁之餘芳,甘憔悴而無悶。」
首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率先作成的詩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若首唱榮華,而媵句憔悴,則遺勢鬱湮,餘風不暢。」唐.白居易〈令狐相公拜尚書後有喜從鎮歸朝之作劉郎中先和因以繼之〉詩:「尚書首唱郎中和,不論官資只計才。」
眇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遠。《文選.顏延年.還至梁城作》:「眇默軌路長,憔悴征戍勤。」
逋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髮散亂。南朝宋.無名氏〈讀曲歌〉八九首之二一:「逋髮不可料,顦顇為誰睹?」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