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心塌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心塌地」。見「死心塌地」條。 01.《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二一回》:「天師卻才是死心倒地,著長老,只是磕頭。」 參考詞語︰安心塌地注音︰ㄢ ㄒ|ㄣ ㄊㄚ ㄉ|ˋ漢語拼音︰ān xīn tā dì釋義︰猶「死心塌地」。見「死心塌地」條。 01.《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若要京裡打關節時,還須照前得這幾千緡使用,卻從何處討?眼見得這話休題了。只得安心塌地,靠著船上營生。」 參考詞語︰死心落地注音︰ㄙˇ ㄒ|ㄣ ㄌㄨㄛˋ ㄉ|ˋ漢語拼音︰sǐ xīn luò dì釋義︰形容心甘情願,誠心誠意。猶「死心塌地」。見「死心塌地」條。 01.《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安公子這幾個頭真是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抓住。如:「揪耳朵」、「揪住不放」。《水滸傳》第五二回:「(李逵)早把殷天錫揪下馬來,一拳打番。」《西遊記》第三一回:「卻說那獃子被一窩猴子捉住了,扛抬拉,把一件直裰子揪破。」
禍不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水滸傳》第三七回:「宋江聽罷,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毛骨悚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端驚懼害怕。《西遊記》第一○回:「龍王見說,心驚膽戰,毛骨悚然。」《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幾句說的兩個書辦毛骨悚然,一場沒趣,了一個淡,罷了。」也作「毛骨竦然」、「毛骨聳然」、「毛髮悚然」。
七嘴八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漢語中,使用七和八組成的詞語相當多,除「七嘴八舌」外,另如「七上八下」、「七零八落」、「七折八扣」、「七」等,是漢語中常見的組合,都有點雜亂的意思。出現「七嘴八舌」較早的文獻,如明代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卷二下》有一闋〈仙桂引〉,標題為〈思歸〉的曲,是講作者想歸隱的心境。其中有幾句:「猛想起冷清清竹籬茅舍,翠巍巍青山綠野,靜沉沉洞府岩穴。靜沉沉洞府岩穴,收拾起萬緒千頭,脫離了七嘴八舌。」大意是說回想起自己當趕快脫離官場是非,歸隱到那青山綠野的茅舍,雖是冷清、靜沉,卻可以省卻多少煩惱,避開那人多嘴雜的是是非非。後來「七嘴八舌」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形容人多口雜,議論紛亂。
拖泥帶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為佛教禪宗語。比喻糾纏牽,因而無法直探禪的本源。語出《五燈會元.卷一五.開先善暹禪師》:「一棒一喝,猶是葛藤,瞬目揚眉,拖泥帶水,如何是直截根源?」後用來指做事不乾脆俐落,或說話、寫文章不夠簡潔。也作「帶水拖泥」。
騎虎難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為劉琨參軍,永嘉之亂後,元帝南遷 ,尚未即位,溫嶠奉劉琨之命前去勸元帝登基稱帝。其母阻止他,溫嶠便斷衣袖,毅然而去。明帝時,平定王敦、蘇峻之亂,拜驃騎將軍,封始安郡公,諡忠武。嶠,音ㄐ|ㄠˋ。 (3) 陶侃:西元259∼334,字士行,晉潯陽人。晉代名臣,初為廣州刺史,每日搬運磚塊以鍛鍊體力。明帝時拜征西大將軍,都督荊襄軍事,平定蘇峻之亂。為人忠順勤勞,時人比之諸葛亮。 (4) 幽逼:受到小人逼迫。 (5) 肝腦塗地:比喻竭力盡忠,不惜犧牲生命。見「肝腦塗地」。 (6) 致命:效命。 (7) 剋濟:剋,戰勝,通「克」。濟,成功。 (8) 灰滅:消滅、泯滅。 (9) 旋踵:畏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驅趕。如:「將那條狗捻走。」《醒世姻緣傳》第七八回:「再要謊,伊老哥你打了他不算,我捻了他不給他房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掉。如:「扒衣裳」。
拾金不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揀到別人遺失的錢財而不據為己有。清.吳熾昌《客窗閑話.卷三.義丐》:「乃呼里長,為之謀宅於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歧路燈》第一○八回:「把家人名分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