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口如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若懸河」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太尉1>云:「郭子玄2>語議如懸河3>寫4>水,注而不竭。」 〔注解〕 (1) 王太尉:王衍(西元246∼311),字夷甫,晉臨沂人。以清談著稱,累官至司徒。西晉亡,投降石勒,後為石勒所殺。 (2) 郭子玄:郭象(西元252∼312),晉河南人。少有才學,好老莊,能清言。東海王越引為太傅主簿。曾為《莊子》作注。 (3) 懸河:傾瀉不止的河水,可指瀑布。 (4) 寫:音ㄒ|ㄝˋ,通「瀉」。〔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五○.郭象列傳》、晉.裴啟《語林》(據《北堂書鈔.卷九八.談講》引)
投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投降、降服
拋戈棄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戰場上打了敗戰。《隋唐演義》第五三回:「便傳主將已沒,情願投降。部下聽得,一齊拋戈棄甲跪倒。」也作「拋戈卸甲」。
痛飲黃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戰役中,屢戰屢勝,士氣高昂。自燕京以南,金兵的號令無法施行,許多金朝的將領、官兵也都率領部眾向岳飛投降。岳飛的軍隊士氣大振,岳飛也很高興,就勉勵將士說:「我們要深入敵軍,直接攻克金人的都城黃龍府,然後大家就可以痛快地盡情喝酒以資慶祝!」後來「直搗黃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以借指直接進擊敵方都城、巢穴。
簡大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角湧(今新北市三峽)等地。明治31年接受日本人的勸誘,與林秀清、劉簡全等向台北縣知事村上義雄提出投降請願書,並在芝山岩舉行歸順典禮。簡大獅率領部眾提交歸順誓約書,保證從此不再收取「保庄金」、不攜帶武器、從事正當行業,並呈送住所、家屬名簿,誠心接受統治。(註1,2)簡大獅集團歸順後,從事士林通往金包里(今新北市金山)的道路工程,但仍暗中築要塞、購置武器,因而遭到日方懷疑。不久簡大獅在詹番、徐祿贊助下又起兵反抗,卻在強力圍剿下退走龍潭陂(今桃園縣龍潭)、咸菜甕(今新竹縣關西鄉),逃入番界、再潛逃廈門。明治33年,簡大獅被...
沐猴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沐猴而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入秦國首都咸陽後,屠殺城裡的百姓,殺害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並且放火燒掉宮殿,然後帶著到處搜括而來的財貨、珍寶和婦女要回故鄉去。這時有人跟項羽建議:「關中這個地方,山河四面圍繞,是天然屏障,土地肥沃豐饒,首都建在這裡可以稱霸中原。」項羽看到秦宮殿都已經燒毀,心裡又想念故鄉,就回答說:「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
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肉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脫去上衣,裸露上身。常用來表示請罪或降服。宋.蘇軾〈留侯論〉:「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三國演義》第九○回:「遂同兄弟妻子宗黨人等,皆匍匐跪於帳下,肉袒謝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復反矣!』」
變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投降敵人,喪失氣節。《淮南子.主術》:「不為秦楚變節,不為胡越改容。」
五胡亂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武帝時曾在邊地安置投降的匈奴人,此為塞外部族內徙的開始。東漢末年,天下紛擾,內徙的部族人數增多,由於生活習慣和漢人不同,故常有爭端。晉武帝時的郭欽及惠帝初年的江統,曾先後建議將境內的胡人遷往塞外,但均未被採用。惠帝時八王相攻,政權混亂,導致匈奴劉淵首先發難,自立為漢王,此後諸胡紛建政權,晉室被迫南遷,北方盡成胡人天下,史稱為「五胡亂華」。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