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侵略者;主張和外國作有益的通商,嚴格禁止奢侈品的輸入;並駁斥了僚吏、幕客、遊客、商估、紳士等等各式投降派的有害論調。在中英鴉片戰爭發生後第二年(1841)的夏秋間,江蘇巡撫梁章鉅駐防上海,他在丹陽雲陽書院於暴死前數日寫信給梁“論時事,並約即日解館來訪,稍助籌筆”,共同抵抗英國侵略者。龔自珍這種思想發展,從早年的社會批判和改良論到中年以後以批判的歷史家自任,繼續不斷地關心現實政治社會的重大問題,可以看到他的從自發到自覺的進步鬥爭過程。但這裏也可以看到,他既以歷史家自處,隨著仕途的失意,也就自然地以“搜羅文獻”自慰,終於不...
衣冠沐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沐猴而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入秦國首都咸陽後,屠殺城裡的百姓,殺害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並且放火燒掉宮殿,然後帶著到處搜括而來的財貨、珍寶和婦女要回故鄉去。這時有人跟項羽建議:「關中這個地方,山河四面圍繞,是天然屏障,土地肥沃豐饒,首都建在這裡可以稱霸中原。」項羽看到秦宮殿都已經燒毀,心裡又想念故鄉,就回答說:「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
張愛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蘭成前往武漢辦報,在醫院期間誘惑了一名17歲的護士周訓德,並與之同居。一年之後,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蘭成化名張嘉儀,逃亡到浙江溫州,任教於溫州中學。在流亡期間,胡蘭成與范秀美同居。1946年2月,張愛玲曾前往溫州探視。1947年6月10日,張愛玲寫信與逃亡中的胡蘭成分手。1946年,張愛玲與電影導演桑弧合作寫作劇本,頗為成功。1949年上海政權更替後,張愛玲留在上海3年時間。1950年夏,張愛玲曾經參加上海文藝代表團到蘇北農村參加土改兩個月時間,但是由於無法寫出政府要求的「歌頌土改」的作品,頗感困惑。她感到與當時...
迫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武力或威勢強逼,使從事某項活動。[例]在這次行動中,警方採取包抄的方式迫使歹徒棄械投降
陸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虜」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決心「掃胡塵」、「靖國難」,但在政治鬥爭中,屢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可是,他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理想。 作品及成就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詩,將近萬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還有詞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為顯著。前期多為愛國詩,詩風宏麗、豪邁奔放。後期多為田園詩,風格清麗、平淡自然。他的詩最鮮明的特色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詞,多數是飄逸婉麗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滿悲壯的愛國激情。毛晉《放翁詞跋》說:「楊用修(慎)雲:『放翁詞纖麗處...
屈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下跪。比喻屈服、投降。《漢書.卷五十七.司馬相如傳下》:「交臂受事,屈膝請和。」《三國演義》第一一八回:「吾欲先死以見先帝於地下,不屈膝於他人也!」
招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屈服、投降
身敗名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里,故人長絕。」寫的是李陵與蘇武別離的故事。「將軍」指李陵,他與匈奴多次對戰,卻因得不到後援,不得已投降匈奴,於是「身名裂」。李陵與蘇武原是故交,在此一別即永離,是多麼悲痛的情景。後來「身敗名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澈底失敗。
千慮一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 於是便分析當前情勢,如果繼續向燕國進兵,必然不利,不如暫時休養士卒,先以戰勝之余威,勸告燕國投降,燕國投降了,齊國也就不敢抗拒了。 韓信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採納了他的意見。於是燕國果然投降了。而不久,也就平安了齊國。 釋義後來,人們把李左車引用的「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簡化為「千慮一得」意思說即使是愚笨的人,他經過多次的考慮,也會有一次是想對的。這句話多用於自謙方面...
征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兵討伐。[例]在大軍征討下,敵人終於投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