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valuation) 等五階段。1.在介紹階段,教學者必須提供學習者詳述之問題情境,讓學習者進行角色摩,2.在探究階段,教學者必須引導小組探究過程,學習者必須找出有 關問題之資訊、寫下學習議題、進行事實描述、提出假設與學習議題及規劃行動方案,3.在自我導向學習階段,學習者則須擬出自我之學習進度,4.在重新檢視 假設階段,小組從討論分享中重新檢視資料的來源與先前之假設,5.最後於自我評鑑階段,學習者必須評估自我學習與同儕學習。同時,在這些階段裡,教學者必 須致力於觀察小組討論與促進學習者之概念理解。最後,Antoniet...
慾令智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利令智昏」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太史公1>曰:「平原君2>,翩翩3>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4>。鄙語5>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6>邪說,使趙陷長平7>兵四十餘萬眾,邯鄲8>幾亡。虞卿料事情,為趙畫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齊,卒困於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況賢人乎? 〔注解〕 (1) 太史公:司馬遷(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人。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後因李陵降匈奴事,遷為之辯護,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以刑後餘生完成《太史公書》,後世稱《史記》。 (2) 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
猜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推想。[例]沒有真憑實據,就不宜妄加猜測。
口耳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朵聽進去後,只在嘴上說說,而無實學。語本《荀子.勸學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後比喻從道聽塗說中得來的片面知識。宋.陸游〈跋柳書蘇夫人墓誌〉:「今諸家徒欲以口耳之學摩得之,可乎?」亦可喻僅以口頭傳授而不見於文字的學識。《方志略例.卷二.永清縣志輿地圖序例》:「古人口耳之學,有非文字所能著者,貴其心領而神會也。」
以意逆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逆,迎、求。以意逆志指用自己的看法去測別人的意思。《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善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善於測別人的意向。漢.王充《論衡.知實》:「臣聞君子善謀,小人善意,臣竊意之。」
捉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料想。宋.趙長卿〈滿江紅.懊惱平生〉詞:「天易感,人難託。人心險,天又怎生捉摸?」也作「作摩」。
積重難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積重難返」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張居正〈陳六事疏〉(據《張居正集.卷一.奏疏一》引恭惟我皇上踐祚以來,正身修德,講學勤政,惓惓以敬天法祖為心,以節財愛民為務,圖治之大本,既以立矣。但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1>不振之漸2>,有積重難反之幾3>,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臣不愚陋,日夜思惟,謹就今之所宜者,條為六事,開款上請,用備聖明採擇。 〔注解〕 (1) 頹靡:衰敗;委靡。 (2) 漸:音ㄐ|ㄢ,影響;慢慢感染。 (3) 幾:音ㄐ|,細微的預兆。
橫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孕婦難產。《金瓶梅》第三○回:「橫生就用刀割,難產須將拳。」
東奔西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處奔走,或為某種目的而四處活動。元.魏初〈沁園春.自平生〉詞:「甚年來行役,交情契闊,東奔西走,水送山迎。」《西遊記》第三五回:「被這身外法把群妖打退,止撇得老魔圍困中間,趕得東奔西走,出路無門。」也作「東奔西跑」、「東跑西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