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14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料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猜想。《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若得兄去在船中說說笑笑,有甚難過的日子?我們眾兄弟料想多是喜歡的。」《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昨日擾了世兄這一席酒,我心裡快活極了!別人家料想也沒這樣有趣。」
前倨後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前倨後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前倨後恭」原作「前倨後卑」。蘇秦是戰國時的縱橫家,在他剛學成時,到秦國想向秦王求官。他連續上書十次,但都不被採納,只有喪氣的回家。回家後,家人都看不起他。於是他閉門苦讀,想爭一口氣。他找出《太公陰符》一書,反復熟讀,不斷摩,每逢困乏想睡之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終於理解書中道理。後來蘇秦又去各國遊說,他主張合縱政策,說服了齊、燕、趙、楚、韓、魏六個國家結為同盟,共同對付秦國,蘇秦因此擔任六國宰相,佩帶六國相印,也讓秦國因此不敢東侵。有一次蘇秦因公經過故鄉洛陽,蘇秦的父母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妻子更不敢正眼看他,嫂嫂也伏地叩拜。蘇秦看了,說:「...
可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可愛的人、意中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若是迴廊下沒的見俺可憎,將他來緊緊的摟定。」元.無名氏《雲窗夢》第三折:「這搭兒再能見俺可憎,便醫可了天樣般相思病。」也作「可憎才」。
收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約束。清.采蘅子《蟲鳴漫錄》卷一:「自才不及,故藉是以收束身心,培養元氣。」
推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
測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推測、測、忖度
寸木岑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岑樓,高尖的樓。寸木岑樓指一寸的木頭與高樓同高。語本《孟子.告子下》:「不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比喻以不同的基準比較事物時,容易得到錯誤的結論。亦比喻相差懸殊。
花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婦女的額飾。唐.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齣:「停半晌,整花鈿。沒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
莫不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概、莫非。表示測反問的疑問詞。如:「那家餐館好幾天沒做生意,莫不是倒閉了?」《水滸傳》第三回:「魯提轄道:『阿哥,你莫不是史家村甚麼九紋龍史大郎?』」《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成老爹走出大門,摸頭不著,心裡想道:『莫不是我太來早了?』」
溝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間水道。《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已丑,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高卑,度厚薄,仞溝洫,物土方議遠邇。」《論語.泰伯》:「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