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擊壤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堯時,老人於耕作之餘,擊壤歌詠,蒙受帝堯之恩德而不自知。典出漢.王充《論衡.藝增》。後比喻太平盛世。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七齣:「息風波,固皇圖,願見康衢擊壤歌。」
|
回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攻擊後,反擊對方。《北史.卷二三.于栗磾傳》:「高麗出兵掩襲輜重,仲文回擊,大破之。」
|
擊轂摩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轂,指車輪中間的圓木。擊轂,車子互相碰撞。摩肩,肩膀互相摩擦。語本《戰國策.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擊轂摩肩比喻車馬眾多,人煙稠密。《老殘遊記二編》第八回:「就到了一個極大的街市,人煙稠密,車馬往來,擊轂摩肩。」
|
王敦擊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王敦喝酒後,總喜歡吟詠曹操的詩句,並擊唾壺為拍,以致家中唾壺盡缺。見《晉書.卷九八.王敦傳》。後比喻渴望報國的激烈情懷。
|
奮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奮起力擊。《戰國策.燕策》:「恣睢奮擊,呴藉叱咄,則徒隸之人至矣。」《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廣川惠王劉越》:「齊恐,上書願與廣川勇士奮擊匈奴,上許之。」
2.奮力擊敵的勇士,指精兵。《戰國策.秦策一》:「奮擊百萬,沃野千里。」《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
|
掩護射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避免敵方阻撓我軍活動,而發射炮彈打擊敵方的行動。
|
敲金擊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打金、玉製的樂器。多用以形容詩文聲韻鏗鏘響亮。唐.韓愈〈代張籍與李浙東書〉:「未必不如聽吹竹彈絲、敲金擊石也。」也作「敲金擊玉」。
|
擊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出。如:「他的力氣很大,一拳擊出,對手往往應聲倒地。」
|
敲鑼擊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敲打鑼鼓。多用於民間遊樂。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貧者三數人為一火,裝婦人神鬼,敲鑼擊鼓,巡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亦驅祟之道也。」也作「敲鑼打鼓」。
2.形容大肆宣揚。如:「這麼一點小事,又何必敲鑼擊鼓,弄得人盡皆知。」也作「敲鑼打鼓」。
|
痛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重的打擊。如:「對於敵人,我們必須要迎頭痛擊,讓對方知道我們的厲害。」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