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5.9343 ms
共 1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常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隨侍君主左右、掌管政務的官吏。
|
庶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的一切政務。《書經.周官》:「庶政惟和,萬國咸寧。」
|
大學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始於唐中宗景龍二年。宋沿襲之,昭文館、集賢殿置之。明代專設之,為宰輔之官,職務為批答奏章,整理政務。清沿之,為文臣中職位最高者。
|
致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除政務職責,辭官退休。《禮記.王制》:「七十致政,唯衰麻為喪。」唐.李朝威《柳毅傳》:「昔為錢塘長,今則致政矣。」
|
萬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元首所治理繁多的政務。《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畿傳》:「陛下憂勞萬機,或親燈火,而庶事不康。」也作「萬幾」。
|
林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8~1943)字子超,號長仁,晚年別號青芝老人,福建省閩侯縣人。早年加入同盟會,並策動參與辛亥九江之役。民國成立後,掌理政務議事多年,二十一年出任國民政府主席,三十二年病逝重慶,享年七十六歲。
|
市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市的公共事務。包括教育、交通、警察、衛生等政務。
|
區公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市以下的地方自治組織,設區長一人,綜理全區政務,並承市長之命,辦理自治行政及交辦事項。
|
預備利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部,部的首長─尚書由二人改為一人,以明示官吏的責任。1911年再度改革中央官制,廢除內閣、軍機處與政務處,實施對君主負責的內閣制度,設總理大臣一人、副大臣兩人、十部大臣各一人,共十三人。在法律上則廢除凌遲、梟首、戮死等酷刑,只留下斬首刑。同時廢除入墨刑、等肉體刑,改一為罰款。連坐和逼共也接廢除。並將行政與司法明確區分,以示司法獨立。可是,清廷這樣做充其量只是以立憲為名,而以加強滿洲人的中央集權統治為實。還進一步想將漢人督撫的地方軍權和財政權收歸中央,卻也因此種下了督撫消極反清的種子。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光緒皇帝、宣統皇...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