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趾昂氣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已有「舉趾高」的說法。《左傳.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說的是:鬥伯比覺得莫走路時腳抬得很高,顯得很驕傲,必定會失敗。不過,在《戰國策》中,除了「舉足之高」的用法又接以「志之揚」,語義較完整。後來「趾高氣揚」這個成語應該就是從《戰國策》演變而出,用於形容人驕傲自滿、得意忘形。
優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春秋楚人,生卒年不詳。為一樂人,善辯,滑稽多智,常以談笑諷諫,曾勸諫楚莊王勿以大夫禮厚葬其愛馬。楚相孫叔卒,其子貧乏,優孟著衣冠,仿舉止,見莊王以動之,王遂召之子封之。見《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優孟傳》。
五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令尹子文、葉公子高、莫大心、棼冒勃蘇、蒙穀為楚威王之五臣。
磽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多砂石、不宜種植的貧瘠土地。《東觀漢記.卷一五.丁綝傳》:「昔孫叔敕其子,受封必磽确之地。」
足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已有「舉趾高」的說法。《左傳.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說的是:鬥伯比覺得莫走路時腳抬得很高,顯得很驕傲,必定會失敗。不過,在《戰國策》中,除了「舉足之高」的用法又接以「志之揚」,語義較完整。後來「趾高氣揚」這個成語應該就是從《戰國策》演變而出,用於形容人驕傲自滿、得意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缺乏。《新唐書.卷一五四.李晟傳》:「時廥單覂,乃使張彧假京兆少尹,多署吏,調畿內賦,不淹旬,芻米告具。」
寢丘之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寢丘,春秋時楚封邑,在今河南省沈丘縣東南,土地薄瘠,人多不取。相傳楚令尹孫叔臨終時告誡其子,勿受楚王肥美的封地,而應請受貧瘠的寢丘,以保長久。典出《呂氏春秋.孟冬紀.異寶》。後指與世無爭,隨分知足。南朝齊.王儉〈太宰褚彥回碑文〉:「既秉辭梁之分,又懷寢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冷嘲熱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冷嘲熱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冷嘲熱諷」原作「冷譏熱諷」。春秋時楚國公子圍篡國弒其君郟自立為靈王這件事,人盡皆知,並且都覺得氣憤不平。而晉國大夫們也對這件事議論紛紛,言語尖酸、刻薄,帶著嘲笑和諷刺的意味,這是因為他們有顆公平無私的心。「冷嘲熱諷」與「冷譏熱諷」意同,用來形容尖酸、刻薄的嘲笑和諷刺。
不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後悔、不悔恨。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是以孫叔三去相而不悔。」漢.枚乘〈七發〉:「誠必不悔,決絕以諾。」
愎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楚軍。荀林父發覺後,已無法阻止,只好下令全軍前進。楚王聽說晉軍已經渡河追來,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孫叔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軍隊繼續南撤回國。但是大夫伍參卻力勸楚王應該出兵與晉軍交戰,他認為晉軍的荀林父才剛新任統帥,威信不高;而將軍先縠又固執剛愎,不聽指揮;其餘將領也都意見不一,使得部下無所適從。這時若是楚軍出戰,必定可以勝利。楚王聽了伍參的話,就下令停止撤退,回師北進,迎擊晉軍,果然打敗了晉軍。後來「剛愎自用」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用來形容先縠的「剛愎」一語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性情倔強,自以為是。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