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7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方烏氏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寬約頭胸甲長的四分之三;額眶超過一半的頭胸甲寬,且頭胸甲背部密布顆粒;眼睛部分的角膜正常,無明顯減少;第四步足指節呈四方形且較其他步足延長。頭胸甲、第四與第五步足及腹節均密布乳白色及橘紅色紋路;螯足及第二與第三步足呈白色,且略帶有紅棕色斑紋。
東方花薊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蟲製片後體長1.6 mm。體褐色,腹部第2-8背板前緣脊深褐色。觸角第1、2節深褐,與頭同色,第3節及第4、5節基部淡黃,其餘淡褐。前翅淡褐,足淡黃。 頭略寬於長,布有橫紋,頰之長度超過複眼長,兩頰幾乎平直。單眼間毛位於前單眼稍後方,眼後毛6對。觸角7節,第3、4節具叉狀感覺錐。 前胸背板布有橫紋,後緣角各有長毛2支,後緣毛3對,最內的1對稍長,背板毛約30支;後胸背板中央有明顯網紋,網內另有小紋,中對毛在前緣縫後方,無感覺孔。前翅前緣毛約30支,上脈基部毛7支,端毛8-10支,下脈毛13-16支,排列均勻。 腹部第8背板後緣兩側有細小梳毛,中央缺;第10背板部分縱裂。第3-6腹板有附毛2-...
東方彎貝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呈梭子形,中央部分膨脹,前後兩端尖出。殼表的中央部分刻有複雜的卍字形的皺紋,皺紋的周圍圍繞同心圓狀排列的脊稜。
東方半克里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橫臥的錐形或不等邊四邊形,膨脹。前端大於後端。前緣爲緣稜, 後緣無緣稜。殼表的前端裝飾纖細,花紋不定。後端殼表有縱列而緻密的弧形縱肋條,肋條皆有細緣線連接,爲籬笆狀。後緩突出,三角形,有花瓣形的裝飾。本種的雌型個體比較高而短,不等邊四邊形。雄型個體則爲瘦長的錐形。
東方包薊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蟲體淡黃色,胸部與第2腹節顏色較 深,腹末顏色不深。觸角第5節色暗,第6-7節深色。前翅有2灰褐色橫帶,間隔3處透明區。單眼間毛長。前胸背板後緣角各有2支長毛,內側者較長。前翅上脈毛11-14支,排列不均勻。腹部第1-8背板於長翅型者兩旁有紋,短翅型者全部有紋。腹板有附毛;第8背板梳毛短小,中央缺
屈足東方蝦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前記錄最大體長為102 mm。體表有細小的凹痕。頭胸甲具有前外側刺。頭胸甲具有明顯的中央脊與前端基部不相連的分叉。具大顎鬚及4對副肢。捕食爪指節通常有5齒。第1觸角節背部突起前端尖銳。第5腹節有一對大塊的黑色亞中央斑塊。尾肢外肢近端段與末端段等長或稍短。尾肢原肢內刺外緣有一突起圓瓣。全身體色為淺棕色,整個體表散布暗色的細點。額板邊緣為橘紅色。頭胸甲有黑色的脊和溝;中央脊、胃溝和中央部位後緣為紅色。第2腹節及第5腹節兩側具有深色斑。尾柄各刺呈紅色。
東方黃梅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體石生,貼生至疏鬆貼生於基物,裂片近不規則形至近線形,寬10-25 mm,常呈覆瓦狀;上表面黃綠色,無光澤,有時具不明顯的白色斑點,裂片近頂端具黑褐色或黑色鑲邊,具裂芽,裂芽近球狀至圓柱狀,圓柱狀者成熟時常為珊瑚狀分枝;髓層白色;下表面近裂片頂端區域甚寬,褐色或黑褐色,中央部分黑色,假根稀疏,單一,粗糙,與下表面同色,長0.1-0.7 mm。子囊盤罕見,貼生,直徑2-7 mm,盤面茶褐色,略凹,盤緣具圓齒,果托具裂芽;孢子無色,單胞,5-18 X 10-11μm。
東方海蝦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前記錄最大體長為62 mm。捕食爪指節内緣具有5齒。胸節第6節側邊前緣有一小瓣明顯的隆起。其尾柄中央脊有暗色的橢圓形斑塊。尾肢的原肢有一圓瓣在內刺外緣。Alima orientalis與台灣產同屬的A. hieroglyphica型態十分相近,而A. orientalis不同於A. hieroglyphica的是其尾柄具有前側瓣。A. orientalis的模式標本來自於台灣。
東方海豬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眼間隔稍突。口端位,稍傾斜;上頜達前鼻孔下方;齒錐狀或尖狀,上下頜各具2犬齒。頭部無鱗,頰部無鱗;背鰭與臀鰭無鞘鱗。D. IX, 12;A. III, 11-12;P. 14;L.l. 27;G.R. 16-18;背鰭棘部尖硬,後部較前部高;背鰭與臀鰭軟條後部尖形;腹鰭第一棘不延長;尾鰭圓形。體呈綠色;頭部具4條粉紅色至橘色之縱斑,第2及3條貫通眼部,第3條延伸至鰓蓋時分叉為二;眼後另具一垂直之小黑點;頭部上部之3條縱斑輿體側前部之縱帶相連績,其中2條延伸至胸鰭下方;這些縱帶延伸至體背側後部時分裂而成6個不規列的點群,第2點群雜有暗色斑駁。幼、雌魚之背鰭具眼斑。
鹿蕊東方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器柄灰白色,枯萎之基部呈暗灰色。幾以不等常二叉分枝為主,有時為三叉,枝端稍帶褐色。主軸明顯,基部約0.7-1.0mm厚。分枝疏鬆而不密。枝端大多彎向一側。發達之子器柄5-13cm高,成熟節間3-5mm長。外髓層疏鬆而厚。粉子腔卵形,具無色黏液。K+黃色,P+橘紅至紅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