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5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裝飾東方蝦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前記錄最大體長為62 mm。體表有細小的凹痕。頭胸甲具有前外側刺。頭胸甲具有明顯的中央脊與前端基部不相連的分叉。具大顎鬚及4對副肢。捕食爪指節有6齒。第1觸角節背部突起前端尖銳。尾肢外肢近端段較末端段長。尾肢原肢內刺外緣有一突起的小刺。體色未知。 “台灣蝦蛄誌”為本種於台灣的首次記錄。
細長東方蝦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前記錄最大體長為53 mm。體表有細小的凹痕。頭胸甲具有前外側刺。頭胸甲具有明顯的中央脊與前端基部不相連的分叉。具大顎鬚及4對副肢。捕食爪指節通常有5齒。第1觸角節背部突起前端圓鈍。第5腹節有一對大塊的黑色亞中央斑塊。尾肢外肢近端段叫末端段長。尾肢原肢內刺外緣有一突起圓瓣。全身體色為淡灰-褐色,亞中央脊和側脊間散布較深色斑塊。頭胸甲的脊和溝為暗紅-棕色。第6-7胸節的中間脊與側突間有深色斑塊。第2腹節中間具有一個窄的暗紅-棕色斑塊。第5腹節亞中央脊兩側有暗紅-棕色三角斑塊。尾柄中央脊前端具長方形深色斑,末端具三角形深色斑。
東方網紋葉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雄蟲 2.2~2.3 mm,雌蟲 2.4~2.5 mm。雄蟲尾節側瓣端向漸窄,端緣近似角狀突出,端區有粗長剛毛;基瓣近似半月形;陽莖基部中央有近似錐狀突,陽莖幹二叉尖突,生殖孔位於端叉末端;連索近似 Y 字形,主幹特短而寬大,陽基側突基部寬大,端部蟹鉗狀。雌蟲腹部第 7 節腹板中央長度大於第 6 節腹板,後緣中央接近平直,產卵器伸出尾節側瓣端緣。體及前翅淡黃白色。頭冠部具不規則黑紋,額唇基兩側、前唇基中央以及觸角著生處黑色。前胸背板密生不規則黑色短紋;中胸小楯板中央和基域中部黑紋明顯;前翅具明顯的不規則黑紋;胸節腹板和胸足淡黃,胸節腹板具黑斑。腹節背面淡黃,具不規則黑斑。
東方寬箬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側扁;兩眼均位頭右側,眼間隔處有鱗片。吻短圓;口小,口裂弧形;僅盲側上下頜具細齒;腭骨無齒。前鼻管單一短小,僅達下眼之前緣。前鰓蓋骨邊緣被皮膜與鱗;鰓膜與峽部分離。兩側皆被櫛鱗,側線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大多分枝,與尾鰭相連,背鰭軟條數61-65,臀鰭軟條數44-48;胸鰭不分支。兩側均具胸鰭;尾鰭圓鈍。眼側體灰褐色,散布黑色小點,沿體背、腹緣及中央各有一列雲狀灰黑色斑,體中部有一列垂直黑色短紋,胸鰭黑褐色;盲側淡黃白色。
東方板梭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呈六邊形,甲面密生顆粒。前側緣五齒,末齒較為突出。前額分四葉。左右螯不等大,長節內緣中央隆起,腕節內、外皆有一棘。第一步足略長於螯足。背面為淡橘色,並間雜紅橘色斑點。
東方沙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長;吻尖,上頜的末端有一肉狀突起,使上頜較下頜突出。眼睛突起。鰓膜分離,自喉峽部游離,鰓被架數7。除腹部裸露外,身體覆滿鱗片;側線自背鰭後逐漸下降,延伸至尾柄處;側線上鱗2;側線下鱗22。背鰭單一,基底甚長,臀鰭和背鰭相對,軟條數分別為21-23及24-25。除腹鰭外,各鰭均無硬棘。脊椎骨數39-42。體灰白色,體背側具 8-12條狹窄又短的鞍狀斑,無鞍狀斑明顯的連接至側線。
東方新帶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略側扁,背、腹輪廓略呈弧形,尾柄無稜脊;體長約為體高之3.8-4.2倍。頭中大。吻尖突。口裂大,平直;下頜突出於上頜;上下頜具尖銳之犬齒,具鋤骨齒。側線二條,上側線沿背緣延伸至尾柄末端,下側線沿腹緣延伸至尾柄末端,在鰓蓋後緣另有一分枝的側線連接上、下側線。第一背鰭高,具棘XV-XVII;第二背鰭硬棘I, 軟條17-20,無離鰭;臀鰭硬棘III, 軟條18-21,無離鰭;腹鰭正常,具I,5;尾鰭深叉。體一致為帶明亮光澤之褐色,背鰭硬棘部色暗。
東方肺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體由不規則而重複分歧的鹿角狀瓣裂片所組成。上表面具有明顯的圓形凹槽稜紋,略具光澤,久置則呈灰綠色至橄欖綠;下表面灰白色;絨毛黑色,網紋狀分佈;假根多為暗褐色,單一或簇生。子囊盤著生於地衣體的上表面邊緣處,無柄;盤面紅褐色,直徑2-5mm,全緣或偶有淺齒刻。粉子腔少數,著生於地衣體上表面稜紋上,黑褐色。成熟孢子4室,紡錘形。K+黃色,KC+紅色,Fe+紫色,P+黃色。共生藻為綠藻類。
東方蓋氏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圓扇形,背面隆起,分區明顯,額分兩葉,各葉內緣前突,外緣內凹。眼窩緣隆起具顆粒,有兩明顯缺刻。螯足粗壯,腕節背面,外側面及掌節背為細溝分成小塊隆起指尖內面呈匙形。整體背面為暗紅色,少許表面顆粒為白色,剛毛為棕黃至黑色。螯足指部與步足指尖黑色。整體腹面白色。
東方蜉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方蜉蝣體長約2.2 公分。身體呈小型圓柱狀,一對大複眼位於頭部背面兩側,複眼上呈灰綠色,下呈橙紅色,體色以淡褐色居多,體色為淺黃色。此科物種具有大顎向頭前方突出,其鰓為二分叉狀並位於腹部背面,胸部第7 至第9 節兩側具有3 縱紋,左右條較長,中央較短。其後足脛節末端具有大型刺狀突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