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8.96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標籤圖格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圖形(或相片、靜畫)案格式,其常見的副名為「.tif」或「.tiff」。該格式最初由Aldus公司與微軟一起合作開發,主要目的在為掃瞄器(scanner)提供一種共通的掃瞄影像儲存格式。目前TIFF 為Adobe公司所擁有和負責制定相關的規範,最新的版本是1992年6月公布的第6版,幾乎所有影像處理軟體都有支援TIFF的案格式。TIFF有如下的特色:(一)使用標籤(tag):TIFF使用標籤來標示圖形案中許多相關的圖形參數,例如解析度和色彩深度等,讓影像處理軟體知道如何來處理案中的數據;(二)彈性佳:因為T...
案檢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資料案時,將資料案由儲存處轉送到電腦或機器上的動作。
  案檢索指從彙集的案文獻中查找讀者所需信息的工作過程。包括存儲與查找兩個方面:
  (一)案的存儲過程:
1.館藏編織。將分散無序的案文件整理成系統化的案文獻集合體,如區分全宗、全宗內案的分類、立卷、卷內文件的排列、全宗案卷的分庫存放與上架排列等。2.案編目。屬於案整理工作範圍的通常稱為基本編目,如卷內文件目錄及備考表的編製、案卷封面與案卷目錄的編寫等。在編製案目錄時,對案的內容和形式特徵進行分析、選擇和記錄的過程,則稱為案著錄。著錄的結果是組合成一個個反映單分文件或案卷的內容和形式特徵的條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編排而成的條目組合即是案目錄,也就是案...
按比例投錄取(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比例投錄取係大陸地區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中,供第二批錄取學校採用的錄取新生的一種辦法。即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統考成績達到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根據報考志願從高分到低分按學校計畫招生名額加上兩成的數量向有關學校提供案,由該校根據考生德智體發展狀況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錄取滿額後,剩餘的考生案按規定時間全部退回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重新從高分到低分排序,進入第三批錄取作業。採取這種錄取辦法是為了尊重考生報考志願,增加考生按較前填報的志願被有關學校錄取的機會,也能使學校有較多選擇新生的機會,盡可能完滿完成本校招生計畫。自一九八四年開始,由屬於第一批錄取的高等學校實...
用戶()目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資料庫管理系統中,記錄使用者權限的案,用以檢查使用者使用資料庫及其資料的能力,以保障資料庫的安全。
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某種作業之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將相關的資料記錄儲存起來,構成一個資料案。
案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放案的房間。如:「為避免資料外流,任何人未經允許,不得進入案室。」
[中國案分類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案分類法]由中國案分類法編輯委員會編,案出版社1987年出版。是以科學分類的理論、原則為指導,結合我國案管理的實際情況,吸收了國內外文獻分類的經驗而製定的。目的是為了建立統一的案分類檢索方法,實現我國案分類檢索體系的規範化,而提高檢索效果,以利建立案目錄和諮詢中心。
  該法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適用於我國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類案的分類;分類法主表和輔助表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所形成的各種案的分類。
  該法由編製說明、主表及補助表包括綜合複分表,世界各國和地區表(I)、中國地區表、中國民族表等。主表共設19個基本大類。是根據我國政治生活、社...
〔滿文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文老〕係清代於入關前,在東北建立後金國到改國號為清時期,用滿文撰寫的官修史書。記載了自明萬曆35年(天命紀元前9年,1607)至崇禎9年(崇德元年,1636)的史事。
  天聰3年(1629)4月,皇大極設文館,巴克布庫纏等奉命用無圈點滿文(老滿文)編修史書,成為定制。天聰6年改用有圈點滿文(新滿文)修撰。現存在的37冊原本是用初創的無圈點老滿文與改進後的半圈點的過渡階段的滿文書寫,所用紙張為明代舊公文紙或高麗箋,並於乾隆朝逐頁夾紙襯裱,重新裝訂成冊,以〔千宇文〕順序編號。清初存於盛京宮中崇漠閣,後移入京城,藏於內閣大庫,今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獻處。
  乾隆6年...
案資料來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案資料的來源(provenance),即案資料的出處。由於案資料是因組織機構執行業務、個人生長經歷或家族特定活動,所產生或接收之第一手文書(records),經一定程序的價值鑑定,而長久保存轉化成為案。因此,案資料來源係指產生或接收案的組織機構、個人或家族。因案資料的產生、形成與變化都隨著組織機構、個人或家族的規範運作,案資料可反映出某一組織機構、個人或家族的特質,法國、德國與荷蘭等歐洲各國早自19世紀即採用來源原則(principle of provenance)作為案管理的重要基礎,主張案資料管理必須基於案的來源組織,亦即在行政機構的組織體系中與案產生有主要關連...
美國案事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789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實施,實行中央與地方分權治理的聯邦制。聯邦政府各機關、各州政府、公私企業的案一直由其擁有者自行保存、管理。全國沒有統一的案業務機構,也沒有聯邦政府的案機構,因此,案管理十分混亂,案的丟失和任意占有現象嚴重。
  1899年,在美國歷史學會下面設立了一個案委員會,力圖擔負起指導、促進、協調和規畫歷史案、手稿和現行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的責任,由於委員會所做出的努力推動了美國案工作的發展。到20世紀,各州幾乎部建立了案館。有些州案館既保存有歷史案和美國定都以前的中央機關的案,又保存有本州政府機關形成的案。各州案工作的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