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7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食指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它引申為【食指大動】這一句成語,用來形容有意外口腹的徵兆。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垂涎三尺 饞涎欲 相反詞食不知味 味如嚼蠟 味同雞肋 5.例句這滿桌的珍味佳餚,看了真讓人食指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拿著、握著。《詩經.邶風.簡兮》:「左手執籥,右手秉翟。」《西遊記》第一三回:「三藏心驚,輪開手,牽衣執袂,淚難分。」
一枝草,一點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每一個生命,老天都會賜與存活的條件,就如同每一枝草都可得到一露水的滋潤。引喻為天無絕人之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氣中的水經日光照射後,發生折射或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光圈。出現在太陽的相對方向,由外圈至內圈呈現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例]彩虹、長虹貫日、氣勢如虹
嘔心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出心,盡血。比喻費盡心血,用盡心思。如:「這些書是作者嘔心瀝血的成果,絕不容許不肖商人盜版。」也作「瀝血叩心」、「嘔心吐膽」。
萬劫不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如果不對罪惡存有戒慎之心,就容易縱情懈怠,所以不要輕視小罪過,以為沒有關係。要知道罪惡之心就像小水,不去理會,終究會積滿成大缸水,那就是大罪惡了。一個人在剎那間犯了罪過,死後將墮入無間地獄,雖歷經萬劫那麼久的時間,也不易回復人身。這就是「萬劫不復」這句成語的出處和原義了。後來「萬劫不復」被用來比喻無法挽救的行為或命運。例如:「他的毒癮已深,已淪入萬劫不復之境,想救也來不及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結於頭頂或腦後的頭髮,有各種形狀。如:「雲髻」、「倭墮髻」、「鑽天髻」。唐.王建〈失釵怨〉詩:「鏡中乍無失髻樣,初起猶疑墮床上。」宋.劉辰翁〈寶鼎現.紅妝春騎〉詞:「又說向,燈前擁髻,暗鮫珠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蒸氣遇冷,凝成細水,懸浮在空中的團狀物體。如:「白雲」、「烏雲蔽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氣中接近地面的水蒸氣,因遇冷凝結成小水或冰晶,而漂浮在地表的一種現象。能見度低於一公里。如:「霧太濃了,幾乎伸手不見五指。」
兔死狐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元.汪元亨〈折桂令.厭紅塵拂袖而歸〉曲:「鄙高位羊質虎皮,見非辜兔死狐悲。」《紅樓夢》第八二回:「早要如此,晴雯何至弄到沒有結果。兔死狐悲,不覺下淚來。」也作「狐兔之悲」、「狐死兔悲」、「狐死兔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