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創始於1973年。藏書中最主要者如下:
  (一)[加賀文庫]:加賀證券.加賀豊三郎(1872-1943)舊藏書。主要的書圖是近世的版本、寫本,尤其是黃表紙、料理本、酒落本、本草書等較有特色。編有[加賀文庫目錄]。
  (二)[東京誌料]:(1).江戶、東京關係史料。包括江戶地圖、武鑑、錦繪、雙六、江戶城城築文書、法制、經濟、演劇、音曲等;(2).明治維新以後的東京都行政資料和鄉土資料10,000冊(含洋書)。編有[東京資料分類目錄]。
  (三)[諸橋文庫]:大漢和辭典的著者,諸橋轍次博士蒐集的漢籍與日文書20,000冊。編有[諸橋文庫目錄...
  愛知淑德大學學部的講授科目,包括共通教養科目和學科及資格取得規定所必修的專業科目。教養科目包括外國語科目和體育實技科目,資格取得相關專業科目,包括教育專業人員、圖書館員、與學藝人員資格取得必修科目。大學的講課方式大致可分為講義、演習(解讀)、實技(實驗、實習)3種。講義係指教授對學生單方面的講解;演習是以少數學生為單位,透過學生的發表、討論等,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有關實技、實驗科目和實習在大學部的圖書館資訊學科、大眾傳播學科的教學活動中特別受重視,其學分比率相當高,一般重要課程均另有演習課程。
  大學部學程4年,修畢124個學分(教養科目24個學分、專業科目80個學分,其中教養...
海後宗臣(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後宗臣(1901~1987)出生於日本茨城縣水戶市,在日本是位頗有地位的教育學者;其弟海後勝雄亦是位教育學者。
  海後宗臣於日本大正十五年(1926),從日本國立東京帝國大學教育學科(系)畢業,旋又考進同校大學院(研究所)就讀,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手(助教)。一九三二年,任職於國民精神文化研究所擔任研究員。一九三六年,應聘擔任東京帝國大學助理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六二年間,升為教授,並曾經二度兼任東大教育學部(院)部長。事實上,國立東京大學教育學部是由海後宗臣所創辦的。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三年的十五年間,海後宗臣除當選日本全國教育學會會長之外,並參與發起創設諸多與教育有關聯的學術團...
上原專祿(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原專祿(1899~1975),出生於日本京都府。一九二二年畢業於東京商科大學(現改為一橋大學)專門部。一九二三至一九二六年間曾留學英、德兩國,乃日本研究中世紀歐洲經濟史的權威學者,他精通英、德、法、拉丁和希臘等文,為日本學者的典型人物,一九二七年即任東京商科大學附屬商業專科學校教授,一九二九年(昭和4年)改任東京商科大學教授,一九四六年就任日本戰後第一任東京產業大學(原為商科大學易名)總長(校長),一直到一九四九年任期屆滿;同年當選為學術會議第三副部長,一九五一年就任一橋大學社會部部長(院長),一九五七年,日本教師組織創設國民教育研究所,上原專祿出任該所研究會員會議長,一九六○年辭去一橋...
鈴木治太郎(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鈴木治太郎(1875~1966),日本滋賀縣大津市人。出身清寒,以工讀方式,自行完成師範學校學業。畢業後,任其家鄉之小學教師。任教期間,經由自修研習教育學及心理學,並歷經檢定,通過文部省之修身科和教育科的教師資格考驗。一九○五年,到大阪府天王寺師範學校任教師兼訓導。
  剛到天王寺師範學校任教,即為智能不足學童設立「教育治療室」進行特別輔導工作,並將實施效果呈報大阪府及文部省,極力鼓吹為智能不足兒童設立特殊班級的主張。一九一七年,就任大阪市督學,為了解大阪市內因家境貧困等因素,而未能就學兒童的情況,曾用一年時間,日夜進行實地查訪,並向市政府提出對應的教育措施。總之,他致力於從事促...
東京大學(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京大學創於一八七七年(明治十年),是日本第一所大學,初設法、理、文、醫四學部(學院)。一八八六年改稱帝國大學;一九四七年改稱東京大學;研究院正式設立於一九五三年。
  東大行政事務由大學審議會(Hyogikai)負責。目前共有醫、藥、農、理、工、文、法、經濟、教育、教養等十個學部;研究院含十一個部門及十三個研究所。學校經費充裕,約占日本全國國立大學年總預算的十分之一。一九九一年學生總數有二萬一千多人,全時教師約三千七百餘人。教授的聘請採講座制度,教授以下分助教授、講師、助理員。
  校內設有綜合圖書館,藏書達三百五十萬冊,十個學部皆有專屬的圖書館。另有專門的博物館,供...
  面對未來結構日益複雜的資訊,培養能用正確判斷力處理資訊的專業人員,以適應21世紀資訊化社會的強烈需求,為日本駿河臺大學文化資訊學部的設立宗旨。課程內容包括資訊流通服務所需專門思考能力和實踐技法,探討使用者檢索資訊需求、探討資訊的流通和儲存等相關理論與技法。設有文化資訊學科(影像資訊課程和觀光資訊課程)和知識資訊學科(知識傳播媒介課程和記錄)2種學科。前者學習的重點是非書資料(例如音響、影像資訊和景物觀光資訊等)的儲存、管理和理論技術的研究教育;後者則以文字資訊(例如圖書資料等知識基礎資訊,以及公文書和機構組織的文書等)為學習重點。
生活綴方(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綴方是要讓兒童透過文章的習作,使之達到教育目標的教育活動。簡單而言,生活指日常生活,綴方是語詞的連結方法,也就是指作文之意。因此,以生活中的經驗內容為題材,讓兒童將其生活中的見聞、思考、感受等,率直地陳述出來,透過這樣的指導,以提高他們文章的表達力,並培養成健全活潑人格的活動,就是生活綴方的含義。
  就文章表現的指導而言,日本在國語科的用詞中,先於一八七二年的〔小學教則〕內使用「作文」之名稱,及至一九○○年(明治三十三年)制定〔小學校令施行規則〕,即將作文改成「綴方」。也就是說,在國語科中,將「讀法、寫法、綴法」區別並列,以培養兒童的寫作能力。
  但是傳統的寫作...
放送大學(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所謂「放送大學」,在我國稱為空中大學,係為提供教育機會均等,提高生活品質,充實專業知能,符合生涯學習,從事隔空教學,以實現終身教育理想的新型大學。
  依據昭和五十六年(1981)公布之〔放送大學學園法案〕第一條記載:「放送大學之目的,在於設置以隔空教學等方法進行教學之大學,以滿足國民對高等教育之廣泛需求,謀求大學放送教育之普及與發達。」另據一九八五年放送大學學園出版之簡介手冊〔放送大學〕一書,闡明放送大學係以「終身教育時代的新大學」為其目標,同時指出放送大學就是配合終身教育,有效地利用電視或廣播實施大學教育,以提供國民較高教育水準之一新教育體系。
  日本放送大學...
京都大學(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都大學前身為創立於一八九七年(明治30年)之「京都帝國大學」,初設理工、法、醫、文學等學院(College)。一九一九年,改組為五個學部(Faculty):理、工、法、醫、文學。一九二三年增設農學部。一九四七年改稱今名。
  京都大學之創設,肇始於「建立一所可與東京大學相抗衡的大學」之倡議,並擇定人文薈萃的京都為校址,至今已有多位教授或校友榮獲諾貝爾獎,為一學術氣氛濃郁之日本國立大學。
  今日京都大學具有九個學部(Faculty):文學、教育、法學、經濟、理學、工業、醫學、藥學、農學,及一個教養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nd Sciences)、...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