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34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見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可見及萬里,形容對遠方的情況非常了解,見識非常高明。《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璽書既至,河西咸驚,以為天子明見萬里之外,網羅張立之情。」後亦用來比喻目光遠大,洞察先機。《清史稿.卷四二七.羅惇衍傳》:「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於臣工奏摺皆示得失,明見萬里。」也作「明鑒萬里」。
觸目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光所及,令人深受衝擊。形容事情極為慘重。南朝梁.任昉〈追封丞相長沙王詔〉:「今理運惟新,賢戚並建,感惟永遠,觸目崩心。」也作「觸目駭心」、「觸目驚心」。
驚心駭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觸目驚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觸目驚心」原作「觸目崩心」。據《南齊書.卷三二.豫章文獻王列傳》載,南齊豫章文獻王蕭嶷過世後,受過他恩惠的樂藹在寫給沈約的書信中說,自己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西州窮士,因為受到蕭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無缺的生活。隨著時間消逝,緬懷追尋蕭嶷遺留的功業,目光所及,令人內心深受衝擊。後來「觸目驚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情景況,令人震驚。出現「觸目驚心」的書證如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九齣:「李大人,聞言興慨,觸目驚心。」
觸目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光所及,令人內心驚恐。形容事情極為慘重。清.黃宗羲〈陳葵獻偶刻詩文序〉:「觸目駭心,動成篇什,素所蓄積於此焉發之,所見者與人同,所得者固與人異也。」也作「觸目崩心」、「觸目驚心」。
觸目傷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光所及,令人悲傷。《隋唐演義》第九八回:「倘那人竟如煙消霧散,一無流遺,……這些餘蹤剩跡,一發使人觸目傷心。」
眼孔如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目光如豆」。見「目光如豆」條。01.清.胡介〈復唐中翰祖命書〉:「然胸無至情,而眼孔如豆,那能作得度外事來。」 
視覺空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光接觸物體所知覺到的形狀、大小、遠近、長短等感覺的總合,稱為「視覺空間」。
觸面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觸目驚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觸目驚心」原作「觸目崩心」。據《南齊書.卷三二.豫章文獻王列傳》載,南齊豫章文獻王蕭嶷過世後,受過他恩惠的樂藹在寫給沈約的書信中說,自己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西州窮士,因為受到蕭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無缺的生活。隨著時間消逝,緬懷追尋蕭嶷遺留的功業,目光所及,令人內心深受衝擊。後來「觸目驚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情景況,令人震驚。出現「觸目驚心」的書證如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九齣:「李大人,聞言興慨,觸目驚心。」
目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光。《文選.宋玉.高唐賦》:「玄木冬榮,煌煌熒熒,奪人目精。」晉.傅玄〈紫華賦〉:「渙渙昱昱,而奪人目精。」
多媒體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差異,多媒體圖書館化過去的被動為主動,積極提供各類媒體及資訊供讀者使用,比傳統圖書館更加吸引讀者的目光。 相關條目 圖書館多媒體 参考文献胡述兆編(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台北市:漢美。陸毓興(1984)。多媒體圖書館的資源與經營。台北市:書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