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08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屯街塞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多擁擠。《水滸傳》第二三回:「武松在轎上看時,只見亞肩疊背,鬧鬧,屯街塞巷,都來看迎大蟲。」
刮目相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7>。」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複以(卿)〔鄉〕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
縮衣節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節衣縮食」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白圭》白圭,周人也。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弃我取,人取我與。夫歲孰取穀,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太陰在卯,;明歲衰惡。至午,旱;明歲美。至酉,;明歲衰惡。至子,大旱;明歲美,有水。至卯,積著率歲倍。欲長錢,取下穀;長石斗,取上種。能薄1>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2>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故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試矣,能試有所長...
飽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飽衣暖、衣食充足。宋.趙抃〈次韻即事見懷〉詩:「郡邑豐真可喜,人家飽暖更何憂。」
得寸思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寸進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末期,秦、韓、趙、魏、齊、楚、燕七雄爭霸,其中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併其他六國,以統一天下。昭王三十六年,準備以侯領軍,越過韓、魏兩國而伐齊。但當時秦國的策士范雎以為此法不可行,便阻止秦國的進攻,並向昭王獻上「遠交近攻」的策略。他說:「現在齊國勢力算是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軍隊必須要經過韓、魏兩國,這就已經不符兵法了,而且如果出兵過少,難以取勝;出兵過多,又有傷國力。即使打勝了,齊國的土地必須越過韓、魏兩國才能到達,距離如此遙遠,根本也很難守住,所以不如採『遠交近攻』的策略,慢慢向外拓展,如此所得的一寸一尺土...
安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居本地。《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用吏多選賢良,百姓安土,歲數豐。」
反死回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起死回生」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列傳.扁鵲》扁鵲過虢。虢太子死,扁鵲至虢宮門下,問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國中治過於眾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於外,則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氣,邪氣畜積而不得泄,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蹶而死。」扁鵲曰:「其死何如時?」曰:「雞鳴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乃以扁鵲言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於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弃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前功皆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棄了。所以你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典源又見《戰國策.魏策三》。敘述秦昭王三十二年時,秦國派侯魏冉攻打魏國,包圍首都大梁。魏國大夫須賈向侯說:「魏國現在發動三十萬精兵駐守大梁,秦和楚、趙三國聯軍,是絕不可能攻下大梁的。一旦攻城失利,也會對您不利,您以前的功業一定要全部報廢了。」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從大梁罷兵而去。「前功盡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以前辛苦獲得的成果,全部廢棄。
成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禮完畢。《史記.卷六四.司馬苴傳》:「景公與諸大夫郊迎勞師,成禮然後反歸寢。」
刮眼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7>。」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複以(卿)〔鄉〕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