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堅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厚實心的葫蘆。語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齊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穀見之曰:『穀聞先生之義,不恃人而食,今穀有樹瓠之道,堅如石,厚而無,獻之。』仲曰:『夫瓠所貴者,謂其可以盛也;今厚而無,則不可剖以盛物;而任重如堅石,則不可以剖而以斟,吾無以瓠為也。』曰:『然,穀將棄之。』今田仲不恃人而食,亦無益人之國,亦堅瓠之類也。」比喻無用之物。
麵杖吹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一不通。因麵杖乃實心之物,不可吹,無法通風。比喻人死心眼,腦筋扭轉不過來,不開。如:「這道理很簡單,為什麼講那麼多遍還不懂呢?你真是麵杖吹火──一不通。」
丹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臍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西遊記》第二回:「自顖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作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寫文章。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聊齋志異.卷二.陸判》:「作文不快,知君之毛塞耳。」
經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可供遵循的線索、門。《海上花列傳》第二回:「頭一埭到上海,陸裡曉得白相個多花經絡。」《官場現形記》第三○回:「冒得官聽了,心上尋思:『原來求差使有許多經絡。』連忙謝了又謝。」
斷袖分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袖,比喻男同性戀的親密關係,參見「斷袖」條;分桃,比喻男同性戀間的親密關係,參見「分桃」條。「斷袖分桃」比喻男同性戀的親密關係。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四.風俗.小唱》:「斷袖分桃之際,賚以酒貲仕牒,即充功曹,加納候選,突而弁兮。」《聊齋志異.卷三.黃九郎》:「迎風待月,尚有蕩檢之譏;斷袖分桃,難免掩鼻之醜。」
調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吹枝葉搖動的樣子。《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眾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朗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恃,長而不宰。今汝飾知1>以驚愚,脩身以明汙2>,昭昭乎3>若揭4>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无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 〔注解〕 (1) 飾知:裝作有智慧而弄巧欺人。飾,偽裝、假裝。知,音ㄓˋ,同「智」,智慧。 (2) 明汙:突顯他人的汙穢。 (3) 昭昭乎:明白顯著。 (4) 揭:高舉。 ◎2《莊子.山木》予嘗言不死之道。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飛,迫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脩身以明...
伶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黃帝時代的樂官,音律的創作者。《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昔黃帝令伶倫作為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院隃之陰,取竹於嶰谿之谷,以生空厚鈞者,斷兩節間。」
三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訣要、門。《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純傳》:「之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紅樓夢》第四八回:「既是這樣,也不用看詩。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