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監獄。《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所至之縣,獄犴填滿。」《文選.范曄.後漢書皇后紀論》:「身犯霧露於雲臺之上,家縲紲於圄犴之下。」
捉襟肘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整一下衣襟就看見手肘。語本《莊子.讓王》:「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絕,捉衿而肘見。」比喻衣衫破敗,生活極為窮困,或是無法顧及整體,照顧不周的窘態。《歧路燈》第七七回:「只為一向窘迫,捉襟肘見,便東塗西抹不來,所以諸事膽怯。」也作「振襟肘見」、「捉襟見肘」。
趔趔趄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步不穩,身體歪斜的樣子。《紅樓夢》第二四回:「兩個人共提著一桶水,一手撩著衣裳,趔趔趄趄,潑潑撒撒的。」《老殘遊記》第六回:「說著,外面進來了一個人,戴著紅帽子,叫了一聲:『鐵老爺』。那店家就趔趔趄趄的去了。」也作「趔趄」。
鼎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鼎和鼐。古代兩種烹飪器具。唐.薛稷〈臨難不顧徇節寧邦科策第一道〉:「帝德廣運,六臣參其業;天道大明,五帝陳其序。猶黼黻之章五色,鼎鼐之飪五味。」宋.王安石〈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詩三首之二:「結子非貪鼎鼐嘗,偶先紅杏占年芳。」
2.天子在宗廟中祭祀用的重器。唐.符載〈送盧侍御史赴王令公幕序〉:「其公者,樹勛烈,銘鼎鼐,休聲巍巍,垂之無窮。」《宋史.卷四六八.宦者列傳三.楊戩》:「自崇寧後,日有寵,知入內內侍省。立明堂,鑄鼎鼐,起大晟府、龍德宮,皆為提舉。」
3.比喻宰相的職位。因古代宰相治理天下,揆度百事,就如同在鼎中調味一般。唐.李商隱〈為滎陽公上河中崔相公狀〉:「相公稟青雲之秀,更歷股肱之郡,咸登鼎鼐之司。」明.楊慎《丹鉛餘錄》卷二:「伊尹負鼎以干湯,謂尹有鼎鼐之才也。」
弓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弓上的弦。《三國演義》第五三回:「今日兩番虛拽弓弦,第三箭卻止射他盔,如何不是外通內連?」
楚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囚犯、戰俘。參見「南冠楚囚」條。《晉書.卷六五.王導傳》:「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耶?」宋.文天祥〈正氣歌〉:「楚囚其冠,傳車送窮北。」
脖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頸項,頭與身體連接的部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一雙眼插將上去,脖項上血汙著。」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二折:「風吹起脖項上絳毛一似火燎。」也稱為「脖子」。
白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薛瓊夕月夜銀箏怨》、《漢高祖斬白蛇》、《蘇小小月夜錢塘夢》、《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莊王夜宴絕會》、《崔護謁漿》、《高祖歸莊》、《鴛鴦間牆頭馬上》、《秋江風月鳳凰船》、《蕭翼智賺蘭亭記》、《閻師道趕江江》。 加上《盛世新聲》著錄的《李克用箭射雙雕》殘折,共16本。 現在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東牆記》、《裴少俊牆頭馬上》三種,以及《韓翠顰禦水流紅葉》、《李克用箭射雙雕》的殘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樸戲曲集校注》一書中。 散曲  白樸的散曲作品中約存小令三十餘首,套數二首 詞天籟集二百篇本為詞集,今人唐圭...
濯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清洗腳。語出《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聽之,清斯濯,濁斯濯足矣。』」後比喻除去世間塵埃,以保持高潔品格。《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唐.杜甫〈韓諫議注〉詩:「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郭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安、正始時期更不斷有人繼作。游仙詩中明顯地有兩種傾向,一種是所謂正格的游仙詩,它們“滓穢塵網,錙銖紱,餐霞倒景,餌玉玄都”(《文選》李善注);一種是藉遊仙以表示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如曹植、阮籍的某些作品。郭璞顯然是繼承了後一種傳統。他的游仙詩藉遊仙以詠懷,有一定的現實內容。如第一首說:“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遁棲。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表示了對朱門的輕蔑與否定。第五首說:“清源無增瀾,安得運吞舟。圭璋雖特達,明月難暗投”,表現了才志之士生不逢時的感慨。第四首則表現了求仙的渺茫和傷時嘆逝的感情。郭璞游仙詩的另一特色是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